中国华能重庆分公司 健全完善人才评价“积分制” 推动选人用人更有的放矢
做好人才评价是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中,人才评价工作面临两方面难点:一是如何打破以定性为主的传统人才评价方式,解决评价难以量化的问题,提升人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二是如何用好人才评价结果,把人才评价和培养、使用等环节贯通起来,提升人才评价工作的导向性、实效性。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华能重庆分公司建立健全“积分制”人才评价机制,即用积分形式记录和分析员工行为表现、创新成果、工作业绩等多方面内容,为干部选任和员工全面成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是精心设计“积分导图”。按照评价指标和职业规划2个层面设计“积分导图”,其中评价指标包括专业技术资格、技术(管理)创新、专利发明、建章立制等10个方面,应用赋分制方式进行全方位测评。比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得20分/项、集团公司级技术(管理)创新项目得分10分/项、集团公司级专项荣誉得6分/项;职业规划包括时间规划、发展方向、发展岗位、对应目标、发展途径5个方面,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全方位考察。目前已将覆盖790多名员工的个性化量化积分结果,录入人才信息库,形成信息可查询、指标可分析、人员可比对的量化积分“全景图”。
二是多维绘制“人才画像”。根据量化积分结果,绘制“人才画像”,呈现员工在素质、能力、业绩3个维度的成长轨迹,评价人才成熟度。根据画像结果,形成“两张表”一对一反馈给员工。一是改进提升建议表,列示重点指标,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员工知短板、找差距、明方向。二是职业规划成长表,列示特点优势,推动员工从主要“关注结果”到更多“关注发展”,跳出部门思维面向公司全系统争先创优,进一步拓展成长视野、拓宽成才通道。
三是结果应用“一体多面”。构建以“五个一批”人才工程(集中培训一批、交流任职一批、挂职锻炼一批、专项工作历练一批、提拔使用一批)为主体,与干部选任、岗位竞聘、评先评优等工作深度融合的人才评价机制应用体系。目前,已按量化积分评价机制梳理形成各专业优先培养人员、年度推荐挂职锻炼人员名单和分公司级后备人才库四梯队48人,先后培训131人次、交流28人次、挂职18人次,公司本部和基层企业共9批132人次开展岗位竞聘。
“积分制”人才评价机制是通过量化手段甄别人才的有益探索。一是评价结果将员工的素质、能力、业绩以数据化方式呈现,能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做到靶向施策、有的放矢,实现以评价促改进、以评价促提升。二是让不同的人才在同一平台、同一规则下全方位“量化比选”,用综合指标说话,可以有效避免人情关系等情况,提高选人用人公允性和公信度。三是“积分制”人才评价机制作为一项探索性工作,还需在实践中结合不同企业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使其更加精准有效。
(文章来源: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