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资讯

工信部等四部门:

以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标准体系建设为切入口和发力点,发挥标准“指挥棒”作用,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坚实支撑。行动方案以标准“快、优、强”为导向,明确了原材料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

 

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

在北京举办

12月12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共同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发布了“2024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中广核《跑亮“湖山杯”马拉松,筑起中非友谊连心桥》、中核集团《交融天下,中核华兴在践行“一带一路”中书写责任与担当》、中国电建《桥接绿色未来,中国电建在阿联酋生态共融建设成就》、中国石油《践行国际ESG发展理念,全球能源合作“绿意盎然”》、中交集团《绿色施工,重塑“非洲第一长溶洞”》等8家企业案例入选“十大优秀案例”。

 

国务院国资委举办

2024年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工作培训班

近日,2024年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工作培训班在江苏南京举办。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出席并讲话指出,要把准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工作前进方向,以更加强烈紧迫感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创新能力体系,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活力,加强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工作质效,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公里级

水下敷缆机器人完成下水测试

日前,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牵头研制的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公里级水下敷缆机器人完成下水测试。据悉,该装置具有履带、雪橇行走能力和“搜寻—挖沟—敷埋”一体化作业能力,敷埋作业速度可达1000米/小时,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可控,意味着项目从理论研究过渡至样机实物阶段,为我国海上新能源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中国首个自主可控实时地磁模型发布

近日,“澳门科学一号”卫星科学团队发布了中国首个澳门世界地球磁场模型实时四维地球磁场系列模型1.0版。这是“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科学研究与应用取得的重大进展,将对地球科学研究与地磁导航应用发挥重要作用。该实时地球磁场模型充分利用了“澳科一号”卫星等高精度地球磁场数据,是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实时地球磁场模型,具有广泛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可用于地球深部、地球海洋、地球空间的科学研究,也可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导航、资源勘探、智能终端等。

 

“无人值守”开启智慧风电新时代

寒冬来临,在银装素裹的辽宁大地上,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辽宁公司900多台巨大笔挺的风力发电机错落有致地屹立在山峰和平原,迎着北风满速发电。此时,各风电场的中控室里空无一人,只有监控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数字和曲线,实时显示风机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告警信息。实际上,这些信息已经通过公司调控运行中心及时发送到维保人员手中,持续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2024年12月1日,龙源电力辽宁公司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所属16家风电场全部正式启用“无人值守”模式,实现了统一调度与分级管理的全新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