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

记者,像触须一样,接触形形色色各类人物;像雷达一样,搜寻各种信息来源;像晴雨表一样,反映时代风云变幻,记录时代前进的脚步。随着现代社会传媒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记者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一个优秀的记者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并具备熟练运用心理学达到最佳沟通效果的能力。运用心理学原理去指导新闻实践,不仅极大地减少了实践中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对新闻改革的深入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记者的职业特征与生活志趣

记者是迷人的职业,令人羡慕。一是在于它接触面广,竞争性强;二是在于能长见识、炼品性,是一项跟人打交道的行业。社会需要记者传递情况,沟通信息。

记者为了采集新闻,需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能目睹激动人心的事件,变化多端的世界。长处是接触面广,“广交天下英豪”,从中汲取生活营养,增加自己的见闻,扩大知识视野。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

新闻记者有两个职业上的弱点:一是并不直接从事某项工作,但却要及时报道某项工作,特别是复杂问题,弄懂也不那么容易。现代社会,记者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思维。另一个是时间紧,弄清事实真相不容易。而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的暴露总得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因为时间紧,要求迅速报道,容易犯片面性的毛病。

记者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扬长避短,发挥接触广、学习观察机会多、“旁观者清”的优势,虚心向内行人求教,有助于避免或减少片面性、表面性。有时自身感到最棘手的问题,而对于帮助解答问题的行家里手,可能是他最专长的事。因此,只要虚心好学,到处都有老师可找。只要善于观察比较,博采众长,就能从生活的海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见闻,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记者工作的职业特点,要求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人性的弱点往往总想走平安的道路,因为别人踩过当然是安全的。别人怎样做,自己跟着做;前人怎样指,自己照着办;既可以少动脑筋,又可以不担风险。可是,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安全的道路却是最大的“敌人”,因为这会使人失去创造的热情,也会把人的思想关闭在一定的框框之中。

记者应具有的心理品质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尖兵,信息的使者,事实真相的探索者,社会舆论的表达者。在新的时代,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和耳目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呢?

问题意识与探究心理。问题就是矛盾,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问题。记者应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从常见的社会现象中抓出普遍性的问题来,反映老百姓的欢乐、苦恼、焦虑与要求。

问题在哪里?由何产生?怎样才能回答解决?新闻记者要有探究精神,探索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的途径办法。   

抓问题,是新闻工作中的治“平”之术。平平淡淡,四平八稳,报纸没有战斗力,新闻作品也吸引不了读者。记者要有问题意识,探究心理,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有针对性的深度报道来为读者释疑解惑,做读者的“思想库”“智囊团”。勤比较,常权衡,拨开迷雾,洞察内幕,是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竞争意识与拼搏心理。现代社会,新闻记者面临多元新闻媒介竞争。报社之间的竞争,报社记者与广播、电视记者竞争等。

记者在开放时代,要有竞争意识,不但抢得快而且挖得深,写出众人瞩目的“独家新闻”。在西方国家的媒体竞争中,记者扮演的社会角色,往往是到处窥探的侦探、出色的推销员、刺探心灵的精神病专家、审慎的律师、善于提问和回答的节目主持人等。   

现代意识与创新心理。现代化的实质是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以顺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随着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的进程,舆论监督的加强,使记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社会对记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闻报道是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理应气象万千,多彩多姿。记者采访,也应有现代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性思维,具有创新特点。

公关意识与服务心理。记者根据读者的需求,受新闻机构的派遣,寻找信息来源,选择报道对象,访问知情人、目击者、当事人,制成新闻作品,以满足读者欲知未知应知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这里,读者就是记者的服务对象。“你们写东西是为了给人家看的,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看报的人从你们那里得到材料,得到经验,得到教训,得到指导,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

可以说,记者的一切工作,最终目的,都是为读者服务的。与采访对象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为了做好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扩大信息源,要有公关意识,广结善缘,朋友越多越好。

访问过程中的心理效应

访问是一个过程,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通常要经历接近——提问——告别三个阶段。访问的艺术,便是不断感应采访对象的心理与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

人的—切行动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人们只有掌握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提高思维与行为的自觉性和科学性。记者进行访问,对于采访对象来说,总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会形成一种心理干扰源。如果是首次访问,好像来了一位陌生人—样,采访对象心情一下子静不下来,总有点不习惯似的。这是生与熟、取与予的矛盾在心理上的反映。初次见面,寒暄有礼,“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记者如何化生为熟,缩短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采访的艺术有:

“认同”接近法。人际间,由于地区、性别、经历、年龄、爱好、专业类似,就容易接近。因此在采访时,寻找彼此间的共同点,就容易接近采访对象,产生“自己人”的心理效应。

“闲聊”接近法。在遇到的采访对象中,有的感情外露,谈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的顾虑多端,怕惹是生非,守口如瓶;有的历尽沧桑,城府很深,不轻易暴露真情实感;有的看到采访就紧张,说不出话来。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的,采访容易,性格内向不会谈话的,心情紧张的,记者需要通过“聊天”,创造气氛,让采访对象“放松”,消除心理障碍,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

感情接近法。访问与采访对象间信息的互换和感情的交流,也是个“真诚”换“真实”的过程。人是有感情,以诚感人,能够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受众心理需求的研究

开商店要了解顾客心理,办工厂要掌握用户心理,搞新闻采访就要研究受众心理。

针对受众需要,采访才有目标。受众需要,是新闻采访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现在不少读者抱怨要看的,报上没有,不需要看的却连篇累牍,大登特登。造成报纸脱离群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记者、通讯员在采访中缺乏受众观念,不无关系。

在采访中,一些记者眼睛朝上不朝下,热衷于向编辑部讨题目,还有一些记者,哪个单位招待好,送礼多,便到哪个单位去采访、去报道。长此下去,受众需要的,便会越来越少,受众不需要的,便会越来越多。

办报要有受众观念。受众需要,既是报纸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新闻采访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记者这一行,是随着生产发展、社会分工的产物。受众作为孤立的个人,由于所处的地位的局限,无法了解社会,需要记者这一行,作为受众的使者,去从事了解世界、传递信息的这一专门职业。记者是受众的耳目喉舌,也是党联系群众桥梁的组成部分。

临访前的心理准备

访问是采访的主体,提问是访问成败的关键。

“在所有已发表的新闻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靠记者通过面对面或电话交流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其他三分之一也都离不开这条途径。”

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做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停地寻找那些有见解和事实材料的人。

访问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访问来自事先的认真准备。

“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轻视事前准备,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访问,容易造成“尴尬”场面。

“尴尬”场面的造成,既暴露了这位记者采访经验的不足,同时也告诫我们,即使有一定经验的老记者,不论事件大小,如果事前缺乏准备,采访也难以成功。

采访,是一个不完全能控制的过程。采访对象乐于告诉你什么,能够告诉你什么,这两个关键因素你是无法掌握的。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取得采访成功,访前准备工作越充分,采访的效率便越高,新闻报道的效果也会越好。

记者的采访准备包括平时准备与临访准备。平时准备,不以某一次具体采访活动为目的的日常准备,如学习政策、积累资料、博览群书、博学多识等。临访准备是在确定了某项采访任务后,记者有针对性所做的具体准备。

临访准备,准备什么?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后,就得确立对任务完成的意识、动机和目的。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报道对象是谁?已经掌握了哪些线索?尚未掌握哪些线索?准备找哪些人进行访问?采取什么体裁?从哪个角度写作?在时间条件的允许下,尽可能拟个采访提纲,免得在采访时匆匆忙忙,顾此失彼,漏报错报。

采访提纲是决策准备,由于实际采访过程会出现记者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因此记者要有应变心理,不应该按照提纲去“按图索骥”,以提纲去印证“事实”,而应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补充、修正。

汇集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资料,进行初步研究,确定用什么方式采访,从何入手?

采访方式,有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隐性采访,指由于特殊原因而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采访活动。显性采访,公开表明自己的身份与采访目的采访方式。记者要根据任务选择采访对象,选择采访时间与采访场合。

记者靠情况吃饭,但能否把情况弄到手,取决于和采访对象的关系,自己的提问方式,采访对象愿意让你知道些什么。

记者要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防止心理失调,一要有自信心理,充分准备,放胆提问;二要有应变心理,随机应变,自我调节;三要有好奇心理,仔细观察,记忆形象;四要有探求心理,独立思考,核对事实。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常有一个困惑,就是在很多场合中,只能看到多少写多少,听到多少写多少。报道水平,完全取决于采访对象的认识水准,甚至由于记者理解力所限,还要低于采访对象的认识水平。

记者视野要开阔,需要平时积累材料、知识、见解。临访前更要发散思维,从宏观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具体采访任务的意义,思考、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相结合,细心地摸索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诱导,使采访深化,采写出有特色的新闻作品来。

采访对象的心理研究

采访对象,是采访活动中被采访的报道对象、知情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采访,特别是人物采访,为了取得实效,都需要访前准备。初见的印象是重要的,记者要可亲可近。

在采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要抓住四个环节(见面熟、情换情、巧发问、善观察),处理好采访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的三对矛盾(取与予、生与熟、控与扰)。

采访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苦差事,要做相当艰苦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在采访中,“一见钟情”是稀有的,“门户紧关”是常见的事。如何打开采访对象心灵的门户,解决生与熟的矛盾,尽快取得对方的信任,由生疏转化为熟悉的过程。

采访是—个心与另一个心的交流,交心才能知心。只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真诚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才能激发对方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愿望、烦恼甚至他的痛苦,才能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采访过程是双向的信息交流,你在研究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也在研究你。

发问是采访的主要形式,也是采访成败的关键。发问的巧妙得当,能从采访对象那里取得重要的材料,富有特点的细节,最有价值的信息。事先的情况越多,就越能提出高明的问题。记者要成为合格的对话者,要求要明、反映要快、交底要清;采访对象要是个合格的对话者,需有情况、愿意谈、善表达。

访问对象不同,发问的方法也应有异。访问基层群众,发现对方情绪紧张,可先拉拉家常,缓和一下气氛,并把所提问题,化大为小,具体入手,便于回答。如果对方是领导,又容易滔滔不绝讲大道理,而忽略具体事实的介绍,那就需要向对方再三讲明来意,希望对方提供一些详细情节或一些新闻线索。

现场观察是记者、通讯员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手段,也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的方法。

常言道:“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万闻不如千见”。一些很难用言语讲清的环境、情境和细节气氛,现场观察容易一目了然,亲身感受。

由此可知,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若用得不当,就成了多此一举,令人有一种画蛇添足之感。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