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盘点2024年改革成效
二三级机构改革提速,机构数量减幅达12.6%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改革举措如何落地见效备受市场关注。1月1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集团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十次会议中充分肯定了2024年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通过用好改革这一“关键一招”,中石油有力推动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戴厚良强调,要用改革精神抓好科技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工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深化改革,引擎轰鸣
过去的一年,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中石油的改革引擎持续轰鸣。聚焦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国有企业的使命责任,公司不断加大功能性改革力度,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面对油气资源劣质化加剧、勘探开发对象呈现“非、深、难”等一系列新特点的问题,中石油在全力破解油气勘探开发痛点难点问题的同时,加大了对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改革探索力度。公司正加快实现从以生产供应油气资源为主,到生产供应“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的转变。
在“稳量”的同时,“提效”成为上游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中石油相继召开了七大盆地勘探开发技术座谈会,逐一研究各盆地的问题矛盾、主攻领域和工作措施,达成了进一步增加规模经济可采储量、提高SEC储采比的共识。这一系列举措为下一步改革提质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炼化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国内炼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宗产品产能扩张、附加值低与高端差异化产品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面对这一挑战,中石油着力调整优化炼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营销新模式,并坚持向全产业链价值最大化聚焦,打破“围墙界限”,以全局视角审视产业发展。
2024年以来,中石油炼化新材料业务持续推动事业部制改革,重塑组织架构,成立了5个事业部,管理效能不断提升。通过改革,中石油实现了主营业务做强做优,低效无效业务应退尽退。各炼化企业按照集团公司总体方案,根据“四个一批”的要求,不断整合核心业务,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此外,中石油还成立了化工销售运营中心,建立了化工销售一体化运行新体制,推动炼化业务转型升级不断向纵深迈进。这一改革举措让市场成为“无形之手”,引导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专业发展,战略支撑
近年来,中石油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推动支持和服务业务加快向“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持”转变,同时加快资本和金融业务向“资本运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和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转变。
2024年11月1日,大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这是公司改革重组的关键一步。大庆钻探紧扣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借助“1+4”经营机制,实现了提速、提效、提质、提产的显著效果。同时,中石油还调整设立了昆仑物流与宝石管业,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布局。
在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建成投产的背后,是宝石管业优化运行流程衔接、持续保供优质钢管的强大支撑;而在“福气”进藏、惠及万家的过程中,昆仑物流严格落实保供责任,守牢了民生用气的底线。
组织优化,活力释放
机制活则全局活。体制机制性改革旨在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所取得的成果,重点解决“从有形到有神”的问题,推动企业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来运营。
在组织体系方面,中石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24年,公司优化调整了总部部门18个非常设机构,组建了化工销售事业部运营中心,成立了蓝海新材料(通州湾)公司,设立了昆冈制造,并调整了昆仑物流、宝石管业的业务布局。此外,公司还打造了新型油气勘探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管理体系,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同时,中石油还完善了海外大区公司的职责和权责正面清单,设立了欧洲北美公司,成立了苏里南公司及筹备组,使海外业务运行机制更加健全。通过大力推进企业组织体系优化方案落地,全年二、三级机构减幅达12.6%,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人才发展,创新驱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2024年,中石油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公司健全了人才认定考核激励机制,优化了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选聘办法,引导专家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作用。同时,公司还有效推进了人才认定评价工作,强化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去年,中石油新增选了集团公司首席专家2人、高级专家7人和企业首席专家16人,并引进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3人。此外,公司还进一步强化了培训赋能工作,着力构建了新型培训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转变观念、激活队伍、拉动生产”的培训作用持续加强。
塔里木油田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面向全油田张榜并公开选聘关键岗位人员,大胆起用优秀年轻、积极作为的骨干科研人员,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搭建了广阔舞台。辽河油田则坚持培训赋能,聚焦工程监督监理、数字化、新能源、未来产业及外部市场需求,对9000余人进行了转岗赋能培训。
科技引领,创新未来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石油持续深化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科技工作者搭台铺路,激活了人才“一池春水”。同时,公司还做好了科技人才“生聚理用”工作,搭建了对外合作桥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024年11月28日,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正式发布,标志着中石油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此外,东方物探的“两宽一高”技术还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渤海装备重塑了科研组织体系,释放了创新整体效能,申请发明专利件数与登记软件著作权件数分别同比增长了14%和50%……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石油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和纵深发展。
展望未来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坚强的组织体系作为支撑。中石油正努力摆脱行政化的惯性,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体制架构适应时代要求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戴厚良在会上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集团公司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胜之年。要围绕高质量收官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信息化补强工程、落实《党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意见》、改革攻坚当前工作中突出问题等四条主线,加快构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匹配的体制机制。
同时,公司还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三项制度改革、市场化机制改革以及中央巡视、中央审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内部巡视巡察等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强化专业化发展和一体化统筹,持续深化改革举措,加快成果转化。此外,公司还要加强内部管理,以“数智中国石油”建设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总部国际化能力建设,完善海外业务管理体制机制;在改革中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细数过去一年的变化,可以明显感受到中石油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改革决心。如今,该公司手持改革利刃,着力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发展难题,源源不断地释放发展红利。未来,中石油将继续深化人才强企、提质增效、低成本发展、文化引领、数智石油,为当好“三个排头兵”提供坚实保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