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4美国高中生用ChatGPT学习 一场静默的教育革命正在发生

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调查,美国青少年(1317岁)使用ChatGPT辅助学习的比例在过去一年内翻了一倍,从2023年的13%飙升至26%

在这场生成式AI的汹涌浪潮中,Z时代青少年正在将AI悄然嵌入书包,变成他们随时随地的“数字家教”。这种趋势对国内教育转型同样具有镜鉴价值。

青少年对ChatGPT认知跃升,高年级学生是主力

随着青少年对AI的认知不断深化,他们的使用习惯逐渐呈现出年级差异。

数据显示,高年级学生更依赖AI31%1112年级学生在积极使用ChatGPT,这一比例在910年级学生中为26%78年级则降至20%。这一趋势显示,凸显了AI在应对复杂学业任务中的价值。

从认知层面来看,有79%的青少年知晓ChatGPT,较去年增长12%,其中32%对其了解颇深。这种认知的跃升正引发使用行为的质变:深度了解者有56%的人将AI用于学习,是浅层认知者的三倍(18%)。

这意味着,AI在教育中的普及不仅仅依赖于工具的可获得性,更在于学生对AI的理解。

选择性信任:AI是开罐器,不是罐头食品

尽管ChatGPT的普及在青少年中迅速扩展,但在具体任务的应用上,这代“数字原住民”却表现得很审慎:54%的青少年将ChatGPT视为研究新课题的助手,但仅18%的人认为它可以用来撰写论文。

这种选择性信任在数据中清晰可见:

研究新课题:54%的青少年认为ChatGPT是有效工具,9%的人认为会越界;数学作业:29%的青少年认为可以使用ChatGPT来解决,28%的人认为不可行;撰写论文:只有18%的人认为可以使用ChatGPT42%的人反对使用。

这种态度揭示了最年轻一代人对AI的看法,他们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拒绝AI,而是在为AI的使用设立边界,以确定何时以及如何在学习中使用AI。他们比我们想象得更懂得,AI是开罐器,而不是罐头食品。

 

以防AI吞噬思考,教育从业者如何应对

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AI工具的频繁使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这种负相关性来源于一个叫作认知卸载的现象。所谓认知卸载,就是人们通过外部工具或技术减轻自身的认知负担,从而更有效地处理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很多功能强大的AI工具使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得到答案,甚至做出决策。这种“认知卸载”在短期内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但长期依赖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频繁使用AI可能让他们更容易依赖工具,导致批判性思维的下降,忽略深度思考和长期规划。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教育从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调整教学和学习方法以适应不可逆的技术浪潮,如何找到一种平衡,确保AI工具的使用不削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从业者要帮助学生理解AI的局限性,让学生懂得何时使用AI,何时依靠自己的思维。创建一些需要学生与AI合作的任务,让他们在协作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AI教育融合已启程

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如何与AI共存、共进的智慧培养。事实上,已经有观点提出,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教育将从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演化成师、机、生三元结构。当超过1/4的青少年主动选择AI辅助学习,这一进程无疑正在加速。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所私立K12学校Alpha School,学生们每天只花两个小时在AI的指导下学习学科知识,其余时间都用来学习一系列的生活技能、艺术、体育以及体验创业。

(文章来源: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