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颍东:实干笃行,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颍水之东,实干善成。2024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阜城副中心”“十个区域性强区”建设,全力稳增长、促发展,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中国式现代化颍东实践迈出崭新步伐。
产业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开春以来,随着安徽昊源化工集团全自动生产线的有序运转,企业新型聚苯乙烯535F产品接连下线。据介绍,这款通过与韩国技术团队合作深度升级的新材料,抗冲击性得到明显提升。
“我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机制的优化,实现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快速转化,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1亿元,新产品一面世就深受市场青睐。”昊源化工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高明林介绍,企业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构建起“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全力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变革,实现从传统煤化工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以尼龙66、聚苯乙烯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品矩阵,相关产业产值占比达42%,二甘醇胺等产品更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如今,企业已位列中国制造业200强、化肥企业百强第11位的行业领军企业。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79.7亿元、利润总额12.4亿元,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
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
多年以来,昊源化工集团所在的颍东化工园区,始终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聚力形成以高性能新材料为基础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昊源化工集团一路之隔的杭摩科技新材料(阜阳)有限公司,就冲着“昊源化工”招牌而来。
“最初到阜阳来,就是想就近利用昊源化工集团的甲醇,生产甲醛和酚醛树脂。我们自2021年9月投产,当年就实现了2.57亿元的产值。”杭摩科技新材料(阜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军介绍,公司一期30万吨高性能酚醛树脂、36万吨甲醛建设项目已全部建成达产,八大生产车间均在高效运转,发展势头很好。
高性能酚醛树脂是一种以酚类或其衍生物与醛类缩聚而成的树脂,具有耐热、耐磨、电绝缘、耐冲击等特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2024年,杭摩科技新材料(阜阳)有限公司实现产值超过20亿元。
“园区将继续坚持以昊源集团为龙头,加快煤基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布局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氢能等产业,着力打造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现代化工产业集聚区。”颍东化工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2024年,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发布2024年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十强园区榜单,颍东化工园区凭借卓越的产业实力和发展潜力,成功跻身安徽省十强新材料产业园区之列。
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颍东区牢固树立“产业兴区”理念不动摇,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找准发力赛道兴产业,聚焦化工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培育主导产业,加快构建“3223”产业布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位于颍东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安徽普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9月,是宁波普赢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精密谐波传动装置研发设计、制造、销售。
“目前订单排到6月份,预计今年能生产减速器30万台,年产值达到1.2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同时出口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公司总经理武明田介绍,项目一期投资1.1亿元,建设年产20万台机器人减速器和行星滚柱丝杠生产线,目前正在稳步推进。
得益于颍东良好的营商环境、便捷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安徽普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3个多月便顺利投产,这是企业也没有想到的。下一步,这家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生产线布局,全面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颍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工业经济提质提量的同时,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进入三月,在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童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植大户关维启正忙着配药除草。2024年秋季,关维启流转了440亩土地,全部种植优质、高抗、增产潜力大的小麦品种。“现在地头上的小麦长势不错,只要用心管理,亩产600公斤不是问题。”关维启坚定地说。
“这些苗子是去年11月下旬开始培育的,约有150万棵,品种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瓦大一号’。”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深耕鲜食番茄,目前公司的种植基地已拓展到7个省市,番茄年产量达1800万斤、年产值达2.6亿元,常年提供固定就业岗位100多个,辐射带动1500余名村民就业。
2024年,颍东区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高标准农田达52.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7.2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连续3年获评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农情基点县”优秀单位。和美乡村扩面提标。2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基本建成,6个省级中心村全面建成,新增美丽宜居自然庄100个、累计达305个。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百亿”计划,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125.1亿元,面向沪苏浙地区农产品销售额31亿元。改革活力充分释放。在颍东区枣庄镇枣庄居委会试点基础上总结形成的“八步工作法”被农业农村部写入全国指导规程,二轮土地延包网签基本完成。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随着气温回升,颍东的农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春天的梦想。眼下,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提升城市品质
聚焦提升城市品质,阜城副中心正焕发新彩。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原本“偏居一隅”的颍东区正在快速“蝶变”。
颍东区体育中心建设项目位于岳家湖公园南侧、幸福路北侧,占地面积10.46万平方米,外形设计采取“荷叶”相关概念造型。自2022年开建以来,一直备受市民关注。
“目前我们这一块做的是屋面的幕墙铝板的施工,我们的这个幕墙6月份左右全部施工完成,还有我们侧边的龙骨的焊接,已经施工完成的占总工程量的60%。”颍东区体育中心二期项目总监代表赵震介绍。
2025年年初,颍东区体育中心一期开放试运营,包括体育场(操场)、乒乓球场等场地,目前在建的二期工程包括篮球场、游泳馆、训练馆等场馆,其中,篮球馆可容纳5200人、游泳馆可容纳1500人,整体项目预计在2025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颍东区体育中心交付后,将成为阜阳市功能最为完善的专业体育场馆,能够更好地满足大部分传统体育赛事的需求。
三角洲综合航运交通枢纽启动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阜阳幼儿师专岳家湖校区、双创孵化中心等项目加快实施,新汽车东站即将投入使用,东北大外环、忠武路、湖滨东路等道路建成通车,颍东配水厂、体育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98个小区“皖美红色物业”全覆盖。设置“潮汐市场”18处,新增充电桩260个、停车位1782个……精雕细琢、潜心勾勒,颍东城市更新“工笔画”铺锦列绣。
功能完善、品质提升,“阜城副中心”颍东,已成为阜阳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温度”“烟火”与活力并存。
民生保障坚强有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社会治理更加温情高效、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如今,颍东区持续巩固“稳”的基础,强劲推动“进”的趋势、加快累积“新”的势能。
2024年,全区GDP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串数据记录了颍东区2024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脚步,勾勒出实干颍东的新图景。
当前,颍东区在阜阳市“6849”产业发展大的布局引领下,结合发展实际,确定了“3223”产业布局,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在打造“阜城副中心”、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区”上持续发力,不断开创现代化美好颍东建设新局面。
(图片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