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集团新材料板块实现重大突破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百大工程”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通用技术齐二机床”)“航空航天大型龙门铺放装备关键技术攻关与自主化替代工程”项目成功实施,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该项目填补了国内高端复合材料自动铺放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推动了航空航天领域复材构件制造的自主化进程,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通用技术集团”)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又一项重要突破。

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新材料作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新材料是通用技术集团的主要业务领域之一。近年来,通用技术集团聚焦绿色纤维产业,推进特种纤维和高性能纤维领域布局,已成为全球第二家、国内唯一一家掌握并拥有莱赛尔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表示,通用技术集团将以新材料产业为重要抓手,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百大工程”引领技术突破

通用技术齐二机床“航空航天大型龙门铺放装备关键技术攻关与自主化替代工程”项目入选国资委“百大工程”并成功实施,是通用技术集团在新材料领域取得的一次重要突破。

通用技术齐二机床前身为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成立于1950年,是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2008年加入通用技术集团。在7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企业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重型落地铣镗床、第一台数控多工位压力机、第一台高端宽幅铝材生产线等十余项共和国的“第一”,并逐步形成了金切产品、成形产品、特种专用装备产品、服务性业务四大主营领域。

新材料行业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模量、高抗拉强度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国内在高端复合材料自动铺放装备领域长期存在空白。伴随着碳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复合材料自动铺丝铺带装备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大飞机制造以及航天武器系统制造等关键领域。实现该类设备的进口替代,对于助推制造业升级发展、夯实制造强国建设根基具有重要作用。

通用技术集团齐二机床聚焦复合材料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在关键核心功能部件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某大型飞机机翼的铺放试验验证,并系列化开发了纤维复合材料铺放装备。特别是在直线导轨、滚珠丝杆等关键传送零部件的研究应用上,实现了国产化替代,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复合材料自动铺放装备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该设备铺放速度可达到每分钟50米以上,铺放末端精度可控制在2毫米以内,技术参数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用技术集团表示,此次“百大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仅仅是通用技术集团齐二机床在复合材料装备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公司将以此次项目为起点,继续秉承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通过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化替代工作,推动我国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构件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化制造技术升级;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应用领域和场景拓展工作,为推动复合材料装备产业的持续升级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从跟跑、并跑走向领跑

通用技术齐二机床是近年来通用技术集团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用技术新材是通用技术集团发展新材料业务的全资子公司。通用技术新材成立于2020年,其核心成员单位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纺院”)成立于1956年,历经69年发展,始终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研究领域从传统棉毛丝麻拓展至化学纤维、生物基纤维及功能材料领域,形成了覆盖纤维材料制备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能力。

新材料行业中,莱赛尔纤维以其环保、可降解的特性被誉为21世纪的纤维”。其原材料来源于木材或竹子,整个生产过程为物理过程,无化学污染。通用技术新材中纺院历经10余年研发,成功实现了莱赛尔纤维的国产化生产,打破了国外垄断。自2015年起,通用技术新材中纺院逐步推进莱赛尔纤维的产业化建设,从千吨线逐步扩展至11万吨的产能,推动了我国莱赛尔纤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这一高端材料大众化,从高端服饰拓展至家纺、无纺布、牛仔面料等领域。

2011年,通用技术新材中纺院在天津武清分三期建设中试验证平台,由全资子公司中纺院天津纺科作为主体独立运营,至今已投入约4.32亿元,围绕生物基材料、差别化功能纤维、高性能纤维等先进材料,为全行业提供产业化技术验证服务,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纤维新材料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化技术集成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性研发基地。中纺院天津纺科中试验证平台作为产业化技术开发基地,致力于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主要产品覆盖凉感、高吸湿排汗、稀土蓄热、稀土隔热、铜离子抗菌、阳离子易染等功能纤维。

通用技术新材中纺新材料成立于2001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多功能纤维基复合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之一,提供技术性能先进的功能性、绿色化、轻量化、高品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的众多高技术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安全防护、应急救援、汽车辅材、软体容器、劳动保护、户外用品、医疗护理等领域。已通过ISO9001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及相关体系认证,2022年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纺新材料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企业技术优势联合国内相关企业,对多款救生关键材料进行国产化研究,包括救生衣、救生筏、直升机浮囊、飞艇、防毒/电磁屏蔽充气帐篷、大跨度帐篷等主体材料,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相关产品已实现国产化应用。中纺新材料坚持绿色发展,开发绿色环保工艺,解决行业痛点,已完成户外、汽车、劳动防护等多项绿色环保工艺技术的开发,并实现产业化。

通用技术新材总经理、中纺院董事长姜俊华在近期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向媒体表示,通用技术新材多年来紧跟国际先进纤维技术的发展步伐,逐步从跟跑、并跑阶段走向领跑阶段。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核心技术不断取得关键突破的同时,通用技术集团也在推动新材料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升级。“通用技术集团打造‘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双擎驱动的创新矩阵,系统化呈现从基础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垂直创新体系,彰显企业在绿色可持续材料研发、特种功能性纤维材料研发、纺织品检验检测、化纤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领域的硬核实力,全方位印证了企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姜俊华说。

从企业实践看,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通用技术集团齐二机床依托于在复合材料铺放装备领域的前期攻关成果和技术研发优势,为上游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生产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推动了整个复合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目前,通用技术齐二机床已构建起覆盖主机、铺丝铺带头及软件系统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全方位竞争优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通用技术新材中纺院数字化团队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制造业”的数字化科研,内容覆盖化纤产品质量在线智能预测、产品问题在线智能诊断等,着力保障产品生产全流程品质。依托集团级青年创新工作室“中纺院智纤未来青年创新工作室”的优势资源,与集团兄弟单位合作探索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推出人工智能助手—“纤智助手”,为生产管理者提供智能化的生产建议。在知识产权方面,团队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

据了解,建设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通用技术新材下一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

通用技术集团表示,未来,将构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三位一体的业务体系,打造以纤维新材料为核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纤维新材料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