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下班”风起何处

近期,多家民企“强制下班”的新闻引发全民热议。

美的在310日发出官方规定,要求在1820分以后,公司内不许再有员工加班。大疆也明确“强制晚上九点下班”。

海尔的类似新闻有些波折,先是传出要求员工“强制双休”等具体要求,该公司官方却一直未承认相关信息,但也对外声称坚决抵制无效加班,反对“形式化出勤”。

此前,我国某知名企业家曾公开表示996是福报”。

当下为何掀起“强制下班”潮?

外部压力

本次热议之所以起于美的、大疆、海尔等企业,有观察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盟相关新条例带来的压力。

20241119日,欧盟理事会最终通过《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下称《条例》)。据悉,该条例经欧洲议会议长和欧盟理事会主席签署后,将在《欧盟公报》上公布,自公布翌日生效,并在生效之日起3年后开始适用。

《条例》的核心内容是,明确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进口和出口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商品,涵盖所有行业及供应链各阶段的产品。管制产品范围覆盖所有使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涉及所有行业部门。使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指在产品的开采、收获、生产或制造的任何阶段,包括在产品供应链的任何阶段,在与产品有关的工作或加工过程中,全部或部分使用所谓强迫劳动的产品。所有经营者(包括出口商、进口商、分销商和零售商)都将受该条例影响。

《条例》中“强迫劳动”的定义是指国际劳工组织第29号公约第2条定义的强迫或强制劳动(还包括强迫儿童劳动)。

界定“强迫或强制劳动”的关键要素有两点:

一是以惩罚相威胁,包括刑事制裁以及各种形式的直接及间接胁迫,如肢体暴力、精神威胁或者不付工资,还包括剥夺受害者的权利或优待(如升职、工作调动或换工作)。

二是非自愿性,就是员工被剥夺了在知情的情况下与雇主达成某种雇佣关系且随时离职的自由。

美的、大疆和海尔无一例外都是部分商品产销海外的大企业,其所涉及的产业链、供应链也较长。

2023年数据显示,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70%80%的份额,在北美、欧洲等主流市场超过了85%

2023年,海尔欧洲首席执行官Yannick Fierling表示,海尔已成为欧洲过去8年市场增速最快的品牌。在业绩上,海尔智家2023年上半年在欧洲市场营收增长29.6%

在美的集团2024年经营管理年会上,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将全球突破定为目前最核心的战略之一,表示要在海外市场构建第二个主场。数据显示,2023年,美的集团营收3737亿元,其中海外市场收入1509亿元,占比为40%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团营业总收入2181.22亿元,海外营收达到910.76亿元,占比42%。欧洲市场正是美的的重要市场。

当一个零件被确认为使用“强迫或强制劳动”制造的商品而致使整机都将无缘欧洲市场时,出海企业唯有主动调整。

但是,不涉及出海的中国企业就能关上门过日子吗?

整治“内卷”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此举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十分重要。

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曾经的粗放发展模式即将走到尽头。

“内卷式”竞争在企业层面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没完没了地无效加班。这类加班往往不符合“付出与成效成正比”的基本规律,而是虚耗资源、精力去进行同质无效的竞争,其引发的恶果包括但不限于拉低适婚适育人群的婚育意愿、诱发员工猝死及自杀。

某央企的中层工作人员曾对《企业观察报》直言,他刚上岗时一头黑发,但不出三年顶上就已花白。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加班,而所做的工作则是编写各类材料,完成材料后还要不断和各部门对接修订。他说,相比于完成这些文山会海的事项,他更希望去做经营工作。

有网友也总结了民企中所谓的“多劳多得式加班”:干三个人的活,拿两个人的钱。表面上是实现了薪资体面,实际则是透支未来。在今天,“过劳死”一类的新闻已屡见不鲜。可以想见,如果解决了这类不计后果的硬加班,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幸福度,对促进就业也大有裨益。

除了硬性加班之外,还普遍存在隐性加班。

就职于某大型央企二级公司的小郄(化名)对《企业观察报》透露,她所在的公司现阶段并不强制要求加班,但又有规定,如果收到工作任务就应及时处理,不分下班或公休。

赚钱与花钱

3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针对如何具体推进消费提振工作,提出了8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中,《方案》明确提出“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要求“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将带薪年休假执行情况作为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各单位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并将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3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明确表示,解决“加班文化”等痛点,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当企业的加班风气遭遇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等问题时,企业经营者也要衡量自身的“赚钱”与“花钱”。所以,“八小时工作制”也在维护他们的利益,不仅节约了成本,也有助于防范涉及用工安全、劳工权益等层面的ESG风险。

国企如何实现“强制下班”

相较于灵活性较强的民企,肩负诸多使命的国企确实难以一蹴而就地落实“强制下班”。

多位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的国有企业员工都不同程度地透露,虽然目前还未见“强制下班”的要求,但加班强度已有所缓和。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曾明确表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的辩证统一,把该放的放到位,使国有企业充满生机活力,充分激活创新创造的潜能。

民企采取的“反内卷”措施亦值得国有企业借鉴。

以美的集团为例。122日,由方洪波签发的《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文件被公开。文件要求严禁他人代写材料,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及形式主义加班,严禁内部送礼等。这些“严禁”的矛头指向的是表演式工作,涵盖了所有不以用户为中心、不以业务为中心、不以一线为中心,不产生价值,不增加收入的事务。目的是把节约的时间去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如“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