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网山东公司: 国有企业两级管理改革下纪检监督体系探索实践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国家管网山东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率先推进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现了两级管理的创新突破。在新的管理机制下,如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亟须探索两级管理体制下纪检监督机制建设的新路径。

两级管理体制下的风险与挑战

两级管理改革打破了原有的三级管理模式,直接管理到岗位,实现了管理架构的优化和责权资源的重新分配,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领域风险集聚化。在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关键领域,如非招标选商、招投标、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等,风险集聚化现象日益凸显。选商方案制定、造价核算及结算等业务单元的审批权力,分散至公司职能本部、运维保障中心和基层作业区,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则由项目管理中心全链条管理,权力的集约化导致风险集聚,极易滋生腐败。

关键环节人员集约化。改革后,部分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重点领域的管理岗位人员向运维保障中心集中,形成了标准化服务的“流水线”。这些重点岗位的一般人员,成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对于保障业务顺利开展、防范潜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少数”能力减弱。改革后,基层作业区的党组织架构发生变化,班子成员多为新人,对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不熟悉,缺乏必要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管党治党能力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减弱。基层“微腐败”风险相应增加,小物资采购、小费用审批、小项目实施、小权力决策等领域的权力增大,亟须加强对微小权力的监管。

纪检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困境

两级管理改革有效解决了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安全责任不能有效落实的问题,实现了日常管理扁平化、专业垂直一体化、人员管理去中心化、同质业务共享化的运行机制,但给纪检监督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风险新挑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纪检监督体系的系统性不足。管理层级的压缩和管理单元的缩小,使得基层监督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监督力量分散、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亟须建立一套与两级管理相适配的纪检监督组织体系,在基层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纪检监督队伍,实现监督力量下沉、监督责任下压、监督重心下移。

纪检监督的针对性不足。权责资源的再分配再调整,带来关键领域廉洁风险的集聚化,主要体现在中台、前台不同层级和关键环节的审核权限分配上,监督对象范围也从“关键少数”向关键环节的工作人员扩展。纪检监督工作必须明确监督对象和监督方式,才能做到及时响应、分析研判、防范风险。

纪检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亟待提升。两级管理改革后,基层作业区配备的纪检专员新人比例占比较大,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缺乏经验、发现问题能力不强等问题,亟须强化纪检队伍日常教育管理,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探索纪检监督新路径

两级管理体制下,探索建立以“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监管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为要素的纪检监督工作体系,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形成垂直管理执行有力的工作格局。坚持上级和同级双重领导机制,建立一套统一领导、权威高效、与两级管理改革相适配的纪检组织体系,将两级纪委组织机构调整为一级纪委,由公司纪委对纪检队伍实行垂直统一管理,建立“公司纪委 + 纪委办公室 + 党支部纪检委员 + 作业区纪检专员”组织体系,形成制度一贯到底、标准统一制定、业务直接指导、任务统筹安排的工作格局。

形成责任落实到位的管党治党格局。明确党组织主体责任。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制定完善配套制度办法。进一步明确两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管党治党责任,明确党员、干部的具体责任,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能力。明确纪检机构监督责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协助职责,协助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业区纪检委员负责对基层“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同级监督,协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督促基层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检专员作为基层监督的主体力量,负责执行落实,围绕本单位廉洁风险情况开展日常监督,落实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等工作。明确业务部门的监管责任,业务部门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合规,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其业务管理范围内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监督,进一步厘清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点,担负起“一道线”风险监管责任。职能部门要强化过程管控,认真履行职能部门专项业务审核职能,充分发挥“二道线”的支撑保障作用,保障依法合规经营。

形成全面覆盖协同高效的监督格局。突出“两个维护”,着力抓好政治监督。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上下一体推动两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责任落实到位、政策执行到位、决策举措务实有力,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突出重点领域,着力抓好专项监督。紧盯招标选商、合同管理、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开展“点题式”专项监督,提高监督的精准性、针对性,提前防范化解风险,让特权现象和腐败问题无所遁形。聚焦基层作业区小物资采购、小费用审批、小项目实施、小权力决策等“微小权力”常态化跟进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突出贯通协调,着力抓好联合监督。面对监督对象范围和数量大幅增加、扩大岗位管理导致“一道防线”监督作用弱化等问题,必须在盘活监督体系上下功夫。公司纪委要充分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联合审计、财会等专业监督力量开展联合监督,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专业监督近距离、专业化、全天候的优势,有效推动纪检监督与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专业监督等各类监督力量融会贯通和优势互补。

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党员干部监督管理。推动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起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政治责任,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布局,构建纪检机构组织推动、主责部门各司其职、各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抓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重要内容,多维度全方位深度挖掘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廉洁元素,形成与新时代相契合、具有地域辨识度的廉洁文化品牌。注重与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合互促,让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以廉洁文化启智润心、涵养清风。加强警示教育,坚持系统思维,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常态化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形成制程一体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纪检监督制度体系建设。立足梳理的权力运行和监督重点变化,系统梳理公司现有的纪检监督制度,扎实推进废止、修订、新增等工作,确保与两级管理机制相适应。特别是结合作业区层面不设党委、纪委实际,针对性提出完善监督执纪方面基层执行规定的建议,确保制度科学完备。建立权威有效的考核体系。建立相匹配的管理考核机制,综合考虑主要工作量、基层监督的难点、组织关系列入基层的实际,由上级纪委主导纪检专员专项考核机制,给予纪检专员更大的工作支持,激发纪检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国家管网山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