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资讯
国务院国资委:瞄准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等前沿颠覆性领域加强布局
3月底,《民主与法制》周刊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指出,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着力构建融入国家总体部署、组织央企合力攻坚、推动企业主动突破的三层联动攻关体系,指导推动企业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生物技术等领域加快攻坚,加快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参与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凝练提出涉及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大基础理论和原创技术需求,努力解决一批底层技术和根技术问题;高质量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颠覆性领域加强布局,加快打造一批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
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
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以“强科学发现之源、筑材料发明之基”为主题的“企业发现与发明论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表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要更加重视原始创新,更为有效深化产学研协同。要共同加强基础研究,联合全球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主动凝练需求,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共同推进范式转型,紧跟前沿、抓住机遇,让“AI for Science”成为解决科学问题的“新钥匙”,以范式智变推动研发效能质变。
国家数据局正会同国务院国资委
制定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方案
4月2日,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 “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数据局正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制订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数据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数据赋能现代公司治理和数字化转型。引导中央企业数字科技公司加强行业数据资源整合,扩大行业高质量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
全流程数字化国内船燃加注新标杆诞生
4月1日,中远海运集团所属中国船燃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完成了全国首单全流程数字保税船燃加注。其间,中国船燃以电子燃油交付单方式为中远海运“CSCL GLOBE”轮成功加注保税低硫船用燃料油1300吨,标志着国内港口正式迈入数字船燃加注新时代。本次加注的顺利实施,依托由中国船燃和中远海运科技联合打造的上海临港新片区保税船供数字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船视宝数据底座开发,从加油需求发起,到合同签订、作业申请、备案,再到海关和海事部门的批准,整个过程都可在平台上完成,高效又便捷。
西藏已建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3月29日,西藏已建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山南市曲松县,装机规模250兆瓦,配置5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系统,能在夜间连续4小时累计输出20万千瓦时电量,可有效提升当地电力供应能力。该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3.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56万吨,将为填补西藏用电高峰期电力缺口,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
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工
近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正式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国内首个海洋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实证示范项目。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东侧海边5公里水域,可以利用海上新能源离网制氢,并将绿氢进一步转换为容易储存的氨和甲醇,这两种化工产品既是船舶的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能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能源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