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换帅,重卡市场谋变新赛道

近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重汽集团”)官网披露管理层调整信息,由刘正涛担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伟担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当前行业正迎来发展新机遇。业内人士预测,伴随冷链绿通、快递电商、跨境运输等领域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国四车辆淘汰更新潮,今年商用车市场有望恢复性增长,增长态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刘正涛领衔的新一届管理团队或将聚焦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与管理升级,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行业“龙头”迎“新帅”

中国重汽集团的发展史,堪称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缩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30年,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1960年,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

1983年,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成立并成功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项目,成为国内第一家全面引进重型汽车整车生产技术的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研发和制造重型汽车的企业,中国重汽集团始终占据行业头部位置,其产品线覆盖重卡、中卡、轻卡、客车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在物流运输、工程建设、特种作业等领域具有强品牌溢价。

中国重汽集团数据显示,中国重汽集团2024年汇总收入为1919亿元,较20231731亿元,同比增长11%2025年一季度汇总收入为510.6亿,较2024年一季度473.9亿,同比增长7.7%

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是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数据显示,20254月,中国重汽集团的销量为2.54万辆,同比增长8.8%14月,其累计销量为9.96万辆,市场占有率为28.3%,位居行业第一‌‌。

中国重汽集团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良好,产量和销量同比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总体好于行业水平。

在战略布局上,中国重汽集团以市场需求驱动技术迭代与产品结构升级,实现动力性能与经济性同步优化,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在天然气重卡领域,把握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完成产能与渠道布局;在新能源重卡方面,依托“三电”及轻量化技术研发,市占率增速超行业均值。出口业务持续保持市场份额领先。

新任董事长刘正涛的职业生涯,与中国重汽集团深度绑定。出生于1970年的他,自1992年大学毕业加入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中国重汽集团前身之一),30余年始终未脱离重汽体系,先后在多个重要职位上任职,包括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采购总监,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及安全总监等,还担任过中国重汽(香港)公司总裁、潍柴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以及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董事长等职,现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对记者表示,在刘正涛的带领下,中国重汽集团将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展现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凭借对产业链的深度理解和跨业务管理经验,刘正涛或将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与市场布局的协同效应。其对企业运营细节的把控能力,也将助力中国重汽在降本增效、供应链韧性建设等方面持续突破,巩固行业领跑优势。

重卡行业变局

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大背景下,重卡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呈现出复杂的发展态势。

2024年起,存量竞争加剧、油气价差波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使得重卡市场陷入周期性转型的阵痛期。2024年全年,我国重卡累计销量89.9万辆,同比下降1.3%,行业发展步伐放缓。步入2025年,市场虽显露出回暖迹象,但整体仍在压力下前行。据中汽协数据,一季度重卡累计销售26.5万辆,累计同比下降2.81%,尽管降幅较2024年有所收窄,但是行业复苏仍面临挑战。

国泰海通认为,从4月数据来看,重卡市场批发销量同比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批发销量的提升。然而,国内终端销量却未见明显好转。截至4月底,多数省、市、自治区关于货车“以旧换新”的细则仍在落地过程中,导致重卡“以旧换新”政策对终端市场的刺激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不过,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以及2025年重卡“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国产重卡销量有望逐步回升。预计2025年重卡销量可达100.6万辆,同比增长11%

今年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通知,在延续2024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补贴范围,将国四排放标准的营运货车纳入其中,补贴期限延长,补贴车辆类型更加丰富。这一政策调整旨在加速对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货车的淘汰,推动低排放和新能源货车的普及。中汽协预计,2025年中国商用车销量为400万辆,同比增长3.3%,这一预测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动力。

在整个汽车行业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重卡市场也在向新能源方向大步迈进,新能源重卡细分市场和产品成为各企业2025年的战略发力点。数据显示,20232025年短短两年间,新能源重卡市场便实现了从起步到大规模爆发的关键跨越。2024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8.25万辆,同比增长136.39%,市场渗透率接近10%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销量持续高速增长,达到3万辆,同比增长176%,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11.51%

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孙逢春指出,重卡电动化的技术和市场基础正日趋成熟。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电池、电控及电机等汽车电动化核心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为电动重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新技术、新车型,以抢占市场先机,推动行业朝着绿色、智能的方向不断发展。

中国重汽集团也正在牢牢把握机遇,奔跑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重汽集团在2024年年度报告里透露,其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海外市场拓展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2024年,中国重汽集团研发投入达到27.4亿元。

在新能源及天然气重卡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形成新能源技术突破的核心驱动力。在智能化、轻量化及“三电”技术上的持续深耕,让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2024年,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6166辆,同比增长676.6%

围绕“一主引领、两翼驱动”产品规划,中国重汽全面布局了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以纯电动路线为核心,混动路线和燃料电池路线为支撑,重点打造差异化电驱动桥系列产品。

在产品端,中国重汽密集发布一系列新能源产品。汕德卡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以其高效清洁的动力系统,适用于长距离、高载重运输场景;豪沃TX 600kWh中央驱动充电牵引车,凭借大容量电池与先进驱动技术,实现长续航与强动力;汕德卡423kWh纯电自卸车,针对工程建设场景,具备高承载、低能耗特点;HOWO统帅PRO电驱桥轻卡则聚焦城市物流配送。这些产品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重汽新能源产品线,推动重卡行业新能源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