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强港战略驱动山东港口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港口日照港视察时指出,“推进科技创新,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积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值得肯定。”质量是企业树立品牌、竞争制胜的“本命法宝”;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经济效益的“制胜武器”;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支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通关密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港口”)组建成立以来,大力实施质量强港战略,建立了体系为基、卓越引导、QC创造、管理创新、品牌创建、标准创制、产业实现“七位一体”质量工作机制,聚力实施“五大提升工程”,推动实现质量发展向质量标准效益型转变的“五个转变”,打造形成了“质量强港战略驱动大型港口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成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质量工作的核心要义,高点谋划质量强港战略布局,以质量强港建设驱动港口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山东港口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大力实施质量强港战略,建立健全质量体制机制,推进实现“五个转变”(质量供给由传统主业主导向传统主业与新兴业态并重转变,质量运用由专业领域为主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全域转变,质量建设由集团驱动向集团和基层双向促进转变,质量成果由聚焦国内向国际跃升,质量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标准效益型转变),着力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治理现代,以质量强港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世界“双一流”企业。(见图1)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1亿吨,同比增长5.6%,总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完成447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4%,总量居全球第二。
二、目标任务
一是实现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新兴业务利润占比持续提升,关键技术可控率提高到80%,港口综合清洁用能占比达到65%以上。二是实现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质量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三是实现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四是实现质量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质量创新机制更加完善,发展保障要素更加全面,质量人才队伍更加强大。
到2035年,质量强港建设卓有成效,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企业前列,先进质量文化深入人心,质量理念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实施过程
(一)创新搭建港口“1+5+N”质量管理架构
1.创新质量管理体系顶层设计。研究提出以“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架构”为统领,智慧绿色生产质量、物流枢纽管理质量、金融贸易服务质量、产城融合工程质量、邮轮文旅运营质量等五大产业体系为支撑,质量、技术、标准、品牌、服务、管理“六统一”为基础,服务生产质量、管理运营质量、工程建设质量为延展的“1+5+N”质量管理架构,建立以卓越绩效为导向、以体系认证为基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以质量活动为载体、以品牌战略为支撑、以质量创新为延展的“六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见图2)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集团公司成立质量强港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质量强港建设工作的统筹部署和全面指挥。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集团公司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并兼任首席质量官,推动质量强港建设在各领域、各层次全面纵深发展。
3.创新质量人才队伍顶层设计。建立了集团公司、直属单位、基层公司、科队站段、一线班组“五级联动”的质量管理队伍,在各级各单位设置专兼职首席质量官岗位。
(二)系统开展质量提升
山东港口深度对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和“双一流”企业建设,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
1.以卓越绩效为导向。践行山东港口“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在山东港口各级企业逐级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结合“三精管理”“ESG管理”持之以恒有效运行,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运营质效。
2.以体系认证为基础。深入实施“质量强港”战略,积极践行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扩大Q+HSSE体系认证覆盖面,鼓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创新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供应链安全管理等新型管理体系认证。
3.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在全集团范围内倡导大质量观,持续推行全企业、全行业的质量管理,营造全面质量管理的浓厚氛围。深入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成熟度。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协调共享、绿色高效、开放卓越”的质量方针,带动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提升。
4.以质量活动为载体。弘扬质量文化,深入开展全员质量行动,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持续办好“质量月”“标准日”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质量知识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5.以品牌战略为支撑。一体推进技术、标准、质量、品牌管理创新,打造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系列品牌,加快构建山港品牌体系,目前已打造“服务优港”“效率快港”以及山港易付等金融系列品牌、山港快线等航运系列品牌、多式联运等物流系列品牌。
(三)创新质量产业服务
山东港口成功申请“山东省现代航运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和“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港口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两项省级标准化平台落户山东港口,系全国沿海港口首创。
1.开展智慧绿色港质量提升工程。建成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顺岸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荣获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等级评价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收官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加快绿色港口建设,大宗货物绿色运输占比达到80%,清洁能源消耗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已达63%以上)。
2.开展物流枢纽港质量提升工程。在港口装卸、物流、航运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开展“质量标杆企业”创建行动,以提升综合港口运输服务品质效率和本质安全为着力点,参与集装箱、件杂货、干散货、油(液化)品等主营运输货物装卸服务、服务质量、服务评估评价方面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制修订,以高标准助力高效率运转,全面夯实物流枢纽港口质量基础。
3.开展金融贸易港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金融安全、贸易安全体系建设,加强资金保护、数据隐私保护,杜绝质量安全事故。在金融贸易、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开展质量标杆企业创建行动,探索建立“互联网+服务”质量标识、信用评价、服务公开承诺等制度。立足“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深入谋划做强做精一批港口金融、国际贸易标准化服务品牌,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探索金融贸易港高质量发展路径。
4.开展邮轮文旅港质量提升工程。推动邮轮文旅、医养健康、职业教育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创新发展体验服务、共享服务、智慧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医养健康、职业教育、邮轮文旅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推广个性化服务定制,打造邮轮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高端查体、术后康养、定制培训等一批精品项目,推动产品或服务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
四、取得成效
(一)集团上下质量体系更加完善
制定并实施全国港口行业首个“Q+HSSE”管理体系,实现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安保和环境管理体系“五统一”;建立以卓越绩效为导向、以体系认证为基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以质量活动为载体、以品牌战略为支撑、以质量创新为延展的“六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建立了集团公司、直属单位、基层公司、科队站段、一线班组“五级联动”的质量管理队伍。
(二)新设企业质量管理走深走实
质量认证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各直属单位尤其是新兴业务板块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集团公司成立以来,以管理体系标准为基础,对各项管理活动进行查漏补缺,补齐管理缺项,堵住各项管理风险点,完善集团公司总部和权属单位的各项管理过程,将体系建设与集团各项管理活动紧密结合。提炼管理标准,持续改进提升,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贯标认证,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探索建立更加贴合港口企业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供应链安全体系等新兴管理体系在港口落地。
(三)培育了高效能质量管理生态
协同打造质量标准体系,坚持企业发展和质量提升同频共振,开展优质服务标准建设行动,健全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实施标准化试点示范。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持续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开放,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新兴业态,探索高端装备、工程建设、“三区互融”项目与现代物流、港航金融深度融合。
(四)质量成果数质同升
依托质量强港建设和“质量月”活动开展,山东港口上下质量成果进一步提升。仅2024年,山东港口各级企业共获得212项市级以上质量成果。山东港口获评“山东省标准创新型企业”称号,青岛港成功入围“山东省智慧绿色港口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青岛港振超效率荣获山东省“好品山东”品牌,“连钢创新团队”成功入围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候选名单;日照港申报的“打造港口、物流、通关、结算一站式网上服务平台”亮相中国质量大会……
(五)全员质量意识整体提升
质量强港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单位层层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动员全员学习质量管理有关知识,切实提高工作认识,夯实工作基础,纵深推进质量强港建设工作落地实施。同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彻底扭转了“上热、中温、下冷”的被动局面,凝聚了“全员重视质量”的意识和共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由集团驱动到集团和基层双向驱动。
五、成果经验
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架构”,省级质量荣誉、国家级质量荣誉、国际级质量荣誉接连实现突破,质量、技术、标准、产品、服务、管理协同发力,取得一系列成果和经验。
(一)发挥质量的基础性作用是加强质量管理的根本
要在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效益发展上找准突破口,推动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增强质量创新型发展。山东港口在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高标准发展上找准突破口,聚焦行业特点、产业本质和服务优势,围绕业态、模式、体系、质量一体化推进,在高质量发展支撑核心竞争力打造上找准突破口,进一步提高质量整体水平,实现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质量供给水平明显优化、质量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二)提升标准的支撑性作用是加强质量管理的路径
标准化在推进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山东港口聚焦企业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工作、技术事项,以规章制度为基础,建立“管理标准”,让制度管人管事全面落地见效;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岗位、各工种的“工作标准”,推动事事有依据、处处有标准;以操作规程为基础,建立覆盖设备、工艺、流程等各领域的“技术标准”,切实提升规范操作标准化水平。
(三)坚持品牌的导向性作用是加强质量管理的方向
要一体推进技术、标准、质量、品牌管理创新,打造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系列品牌,推进质量成果向标准、向品牌转变,提高质量的可视化、可量化。山东港口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加强品牌推广、品牌保护、商标注册,实施品牌筑基工程,加强子品牌群体孵化,持续推动质量迈向品牌化、品牌迈向高端化,持续推动品牌升值。
(四)放大技术的引领性作用是加强质量管理的依托
山东港口坚持“质量第一” “一次做好”,鼓励各类创新,持续开展质量体系、质量模式、质量标准、质量流程、质量工法、质量检查、质量改进方面的创新,持续放大技术的引领性作用。对外加强专利、商标、版权、质量工法、质量模式等知识产权保护,对内实行QC成果、质量工法、质量模式等的命名。
(五)强调管理的指挥性作用是加强质量管理的策略
管理软实力的作用愈加突出,打造软实力涉及企业的形象、品牌价值和声誉等,它通过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展现给外界,提升企业形象。软实力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吸引更多顾客和员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软实力还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福利来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一以贯之坚持质量强港建设,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推动质量效益型发展,以更高质量推动山东港口更高水平发展,全面赋能“世界级港口群”“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奋力谱写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新篇章,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