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援藏再升级
七月盛夏,拉萨的天空湛蓝如洗。7月20日,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拉萨召开。这场盛会不仅是对“十四五”以来国资央企援藏成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西藏发展蓝图的共同擘画与展望。会上,一系列亮眼的数据、一个个惠及民生的项目,彰显了中央企业扎根西藏、支援西藏、建设西藏的坚定决心与丰硕成果,为西藏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见证央企援藏担当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将援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位推进、全力落实,结出累累硕果。2021年以来,中央企业在藏累计投资项目8833个,完成投资1457.8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766.61亿元,缴纳税费114.54亿元。高质量建设了一批铁路、公路、机场、桥梁、隧道等项目,建成拉日高等级公路、金上±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重大工程。水电、风电、光伏一体化基地加快建设,宝武绿色矿业综合开发、中车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投产;青稞、牦牛、藏药材全链条开发,带动“西藏好水”走向全国。
此外,央企还积极参与西藏籍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2021年以来,累计招聘西藏本地员工1.26万人。有关央企在承建工程项目过程中,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参与,有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同时,选派1985名干部人才援藏,积极接收西藏干部挂职锻炼。广大央企援藏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干事创业,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全力支持西藏抗震救灾,25家央企为日喀则地震捐款捐物价值2.48亿元,投入救援人员3300余人。有关央企大力支持西藏守边固边兴边强边,主动加大边境地区投资建设力度,助力边防巩固、边境安全、边民幸福。
多领域助力西藏发展
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方面,央企立足西藏发展所需,在交通、电力、通信等关键领域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国家电网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推动绿电出高原;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加快移动通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级以上宽带千兆道路全覆盖。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上,央企结合西藏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等优质产业。东方电气集团、中国建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适合高海拔、高寒高温差地区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多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入应用。中国中化、中粮集团、国药集团推动青稞、牦牛、藏药材的全产业链开发,卓玛泉、格桑泉等西藏好水,通过易捷便利店、昆仑好客便利店销往全国。中国旅游集团、华侨城等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和产品,吸引海内外游客进藏观光旅游。
生态保护与发展领域,20余家央企参与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累计捐赠资金4.57亿元,植树造林5.74万亩。
能源发展实现多元跨越
西藏和平解放前,全区电力近乎空白,拉萨仅有的小电站仅供贵族阶层享用,百万农奴生活在黑暗之中。1956年7月和10月,拉萨电厂和日喀则火力发电厂先后建成;1965年,纳金电站全面投产,结束了拉萨各族人民用松明子和酥油灯照明的历史。此后,西藏电网经历了多次跨越,1985年,首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1994年,羊湖电站、金河电站等一批骨干电源建成;20世纪90年代末,拉萨与山南电网率先联网;21世纪初,藏中电网基本形成;2020年,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西藏实现主电网全区覆盖。如今,西藏电网已形成以水电为主,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建成了500千伏为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电网。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一基地、两示范”的发展新格局,西藏清洁能源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中国华能作为第一家发电央企于2004年入藏,2014年11月,西藏电力发展史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华能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多年来,华能在藏清洁能源装机突破百万千瓦,在建装机328万千瓦,累计投资435.42亿元。
央企把产业援藏作为增强西藏“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围绕“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争当能源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国家电投西藏定结县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带动群众增收;国家能源集团色尼区吉措风电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工布中广核光储电站采用牧光互补模式,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中广核挺进阿里地区噶尔县,构建清洁能源产业新格局;中车山南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投产,推动西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十四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在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投运拉萨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藏电送粤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得核准即将开工建设,高效推动了重点流域基地外送工程,专门组建国网工研院、西南电研院,强化了开发外送研究力量。同时,国网西藏电力推动西藏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联合发电企业形成40余项共建意向项目,完成清洁电能外送17.91亿千瓦时,覆盖全国多地,减排二氧化碳约137万吨,全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最高的省级电网。
中国大唐集团作为最早服务西藏发展的中央能源企业,进藏20余年来,产业投资和民生援助力度持续加大,五年累计投资超过130亿元,其中援助民生投资38亿元,涉及电力保供、道路设施、救灾重建、教育帮扶及山体绿化等领域。
目前,西藏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万千瓦,已建、在建装机容量接近3000万千瓦。今年1至6月,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3.15亿元,同比增长48%;并网发电量69.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7%以上;全社会用电量近8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4%,清洁能源产业呈现出高位发展良好态势。
持续助力西藏腾飞
推进会上举行了央企援藏重点项目签约仪式,16家央企与西藏签署75个产业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3175亿元,预计2027年底前完成投资999亿元。3家央企与西藏方面签署相关领域援藏协议。此次签约的产业项目主要集中于西藏最急需的清洁能源、绿色矿产、电力通信、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成投产后,预计可直接新增就业岗位超1.14万个。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央企援藏力度持续加大。中央企业在交通、电力、通信等领域承建项目1.01万个,完成合同额1668.06亿元。2021年以来,国资央企在藏投入无偿援助资金47亿元,采购帮销农产品52亿元,在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方面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强调,中央企业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调动所属单位在藏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谋划实施一批务实管用、互利共赢、带动效果好、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项目,高质量推动项目落地,打造一批标志性精品工程。要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中央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助力西藏加快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做强高原特色农牧业、促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依托重大工程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央企专长特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电力通信网络延伸覆盖、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提升西藏公共服务能力和互联互通水平。要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在开展投资建设、援助帮扶过程中,把民族工作与援藏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兴边富民行动,助力边疆发展,广泛带动就业,增进民生福祉,共同推进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