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兴”土瑶黑茶文化 让一片叶子守住瑶族同胞稳稳的幸福
“南岭无山不有瑶”,在桂湘粤三省交界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瑶族村寨,瑶族同胞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瑶乡自然条件艰苦,土地贫瘠、地上无厂、地下无矿、经济发展困难,我从小在瑶乡长大,深切体会到瑶族同胞生活的艰难,因此,我立志走出大山,帮助瑶乡脱贫致富。
两年前,我和在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召集的几个有志青年,组建了“有茗堂”团队。将土瑶黑茶产业作为出发点,联合贺州市天洲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1+1+N的创收模式(高校研发中心+茶品合作车间+茶农),创“兴”土瑶黑茶文化,守住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
家门口的梦工厂,守住稳稳的幸福
在云雾缭绕的瑶山深处,孕育着瑶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那就是瑶乡黑茶。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发展战略,“有茗堂”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挖掘大瑶山茶山资源,深入了解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土瑶文化,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与贺州市天洲茶业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种茶—采茶—制茶—养茶—包装—销售”的瑶乡黑茶产业链,使土瑶群众参与到茶叶生产全过程,开发了“送岗到户,寄茶于民”的模式,创造了土瑶人民“家门口的梦工厂”,让土瑶群众不再离土、离乡,过上稳定美好的日子。
目前,“有茗堂”团队拥有粽子茶、竹篓茶、文化收藏茶等相关瑶乡黑茶产品,每种都独具特色,粽子茶和竹篓茶采用瑶族特有的火塘烟熏养茶技艺,让瑶乡黑茶达到“聚天地之灵气,食人间之烟火”,茶饼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为主,如十二生肖、梅兰竹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之以瑶族地区文化,以及私人定制、企业定制、政府定制文化等,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让茶砖变“金砖”,守住瑶族同胞稳稳的幸福。
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织美好的生活
通过在大瑶山实地调查,“有茗堂”团队发现瑶族的传统竹编工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竹编传承了瑶族特色文化,竹编织品所需的原料是从大瑶山上砍来的楠竹,削成竹篾,编成各种各样的竹器,其精美的外观、独特的技艺,令人赞叹。但以前瑶族人民只是用竹编器物来盛放衣物、谷子、茶叶、食物等生活用品,没有走向市场。我们在瑶族竹编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同贺州市天洲茶业有限公司在贺州市平桂区狮东村大冲屯创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的扶贫车间等竹制品产业链,引导贫困土瑶群众开发茶叶篮、水果篮、竹编靠背椅、竹编灯具、竹编花瓶、竹编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编平面画等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通过构建线上线下销售方式,解决好销路问题,把竹制品做成了一个覆盖面大的扶贫产业。
目前我们带动“瑶族”贫困户290多人参与竹篾编织,解决了他们就业问题。并在未来将继续带动狮南、狮东、金竹、新民等村贫困户加入竹编加工,用一片竹篾,编织出瑶族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竹篓变“钱篓”的致富之梦。
大瑶山里有风景,旅游富民尝甜头
瑶山自然风光好,最不缺的就是秀美田园。“有茗堂”团队以茶文化为主题,结合瑶乡文化,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以乡村振兴为目的,设计出独特的瑶乡黑茶体验式旅游文化产品。创建以瑶乡黑茶为主题的民宿、茶餐厅等旅游文化商品,主动引进明梅顶土瑶特色旅游项目、马窝千亩观光休闲茶园、大冲土瑶风情旅游区等项目,以具体的物质活动为载体,在瑶乡打造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养生农业,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形成采茶节、绿色骑行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30多个,让游客参与其中,感悟其所包含的瑶族文化内涵,刺激消费。至今瑶乡游客量已突破10多万人,预计明年再翻一番,让大瑶山风景变“钱”景,使瑶山秀美田园的颜值转变为瑶乡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
茶业文旅与经济活动契合性相对较高,“有茗堂”团队创建以黑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可以在旅游者欣赏瑶乡茶园、品尝瑶乡黑茶、聆听瑶乡黑茶故事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以及对瑶乡黑茶的认同,并进而成为瑶乡黑茶的长期消费者,带动瑶乡地区经济发展。我们致力于探索出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让茶旅发展有看头、瑶乡建设增看头、瑶民生活尝甜头,全力描绘好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的同心圆,圈住瑶乡人民稳稳的幸福。
成效
“有茗堂”团队通过创兴土瑶黑茶,在瑶乡建成茶叶种植、采摘加工、茶篓编织和养茶为一体的茶叶全产业链。通过收购瑶乡的物产资源,组织瑶族茶农参与,为土瑶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创造条件。目前已带动周边瑶族群众1000多人就业,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
黑茶产品需要大量的竹艺制品包装,而周边瑶族地区盛产优质楠竹,有茗堂积极组织瑶山群众(尤其是留守妇女)编织包装黑茶制品所需要的竹艺制品,并以每个竹篓9元钱进行收购,先后吸纳瑶族群众100多人。通过“送岗到户”,仅竹编一项,在2019年就为村民增收27万元、村集体增收1.8万元,直接受益瑶族82户,每户增收超过3000元。通过“寄茶于民”,合作农户每通过养护茶叶,一件一年获得护理费30元,户均可养护500件以上。养护的茶叶按市场价除去出厂价出售后所得利润按3:2:5比例进行企业、村集体、农户分成,每户参与“寄茶于民”养茶模式的农户,仅养茶每年就可增收1万多元。并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寄茶于民”的养茶模式深入到贺州市平桂沙田镇狮东村大冲屯瑶寨、金竹村等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开枝散叶,车间数超7间,开展技能培训累计105期,解决瑶族群众就近就业超1500人,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活血剂”。
如今,茶砖已变“金砖”,竹篓已变“钱篓”,瑶乡黑茶产业蓬勃发展,实现竹编黑茶引福来,脱贫致富把帽摘,土瑶新颜换旧貌,长桌齐聚颜笑开。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茗堂”团队将继续致力于瑶族发展事业,打造瑶乡茶业文旅,让瑶族真正实现靠山巧“吃山”,风景变“钱景”,一片叶子,守住瑶族同胞稳稳的幸福。
(作者单位系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