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党建引领扶贫路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旗帜引领,全面动员,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的党建扶贫路。
不久前,四川省政府发布公告,由国家能源集团定点帮扶的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布拖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国家能源集团定点扶贫的山西右玉县、内蒙古宁城县、陕西米脂县、吴堡县、青海曲麻莱县、四川普格县、布拖县等7个县和对口支援的青海刚察县、西藏聂荣县2个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国家能源集团共承担全国9个贫困县的帮扶任务,下属企业还承担了23个省(区、市)200余个县(乡、村)的帮扶任务,是中央企业中承担扶贫任务较艰巨的企业之一。在这场历史性的决战中,国家能源集团开展了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消费扶贫等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这其中引人瞩目、同时也是统领扶贫工作全局的是党建扶贫。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构建了“党组统一领导、总部统筹协调、子分公司主责、挂职干部落实”的组织体系,旗帜引领,全面动员,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的党建扶贫路。
夯基筑本:一个支部一个堡垒
“青枝绿叶天晴朗,老庄人民喜洋洋,神东煤炭来我村,小康生活有保障……”这段出自陕西省吴堡县辛家沟镇老庄村村民高清军之口的秧歌词,唱出了当地村民奔小康的内心喜悦,也表达了对帮着他们奔小康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的感激之情。以“组织共建、阵地共筑、人才共育、困难共帮、产业共扶、文明共促”为重点任务,企地支部结对共建,让村支部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昔日的老庄展露了新颜。
2019年5月23日,神东煤炭矿业服务公司党建扶贫项目在新落成的老庄村党建综合活动室正式启动。该公司党建扶贫项目工作人员坚持“智、志、制”三个先扶,帮助老庄村编制了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签订了互助帮扶协议;在“一帮一”支部结对共建的基28国有企业扶贫攻坚优秀案例础上,拓展“七对七”贫困户精准帮扶,协助修建了党员活动室、改造了老年幸福院、修通了入村环山路,开设扶贫窗口帮销农产品……扎扎实实的举措,让老庄村党支部力量从弱到强。“两委”班子解放了思想,打开了思路,使老庄村走上了经济发展快车道。同时,通过招商引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栽种花椒树壮大村集体经济,老庄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靠着这把“金钥匙”,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红湾村党支部在一年时间里,从曾经的“软弱涣散”变成了“坚强堡垒”。神东煤炭驻村第一书记高瑞刚来到村里时,就决定从抓好党建入手,让党支部工作迅速有了起色。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原来的观望变成自觉自愿跟着支部定的路子走。2018年5月,红湾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和63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薛生桂高兴地说:“现在村里有人管事了、有人干事了、更有钱办事了。”
“只有村党支部有了活力,脱贫攻坚才有战斗力。”驻青海省曲麻莱县麻多乡巴颜村第一书记胡成对此深有体会。胡成刚到村里时,发现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任村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存在许多误会,凝聚人心成为当务之急。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一场以“交心谈心,共谋巴颜村新蓝图”为主题的座谈会召开了。村历届老干部开展了诚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致认为只有不计前嫌、团结一致,党支部的根基才能稳,才能带领全村牧民共同奔小康。班子决定:以党员为先锋,在全村开展捐畜活动。活动得到了全体党员的热烈响应,帮扶12户建档立卡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的旗帜就飘扬在哪里;党员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国家能源集团还坚持不懈推进党的阵地建设,在海拔3300米的青海湖北岸,“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红色雕塑屹立在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的党建广场上;在大凉山深处的四川省普格县,“一站式”服务的云盘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当地建设的标杆;在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红湾村,1000平方米的党群文化广场成为群众茶余饭后休闲的场所……国家能源集团累计支持援建了64个党建阵地。一个个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打通了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党在农村的组织体系不断织密建强。
星火燎原: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广大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点燃着脱贫攻坚的激情与希望。据介绍,国家能源集团累计向帮扶的9个县派出挂职干部55名,每个县至少有1名县级挂职干部、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挂职干部全层级、共帮扶,锻造了一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国家能源集团在定点帮扶青海省曲麻莱县脱贫攻坚时,将生态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于2018年启动了“黄河源生态保护治理项目”。“做梦都没想到会来生命禁区护草、种草。”援青干部王锐2019年来到了被称为“极地江源、生命禁区”的曲麻莱。一年间,他行程10万公里,迁出5000多头牛羊,建设5000多平学校用房,组织培训1000多人次,使生态扶贫各项举措落地生根。“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集团公司先后派驻了6名青年干部在曲麻莱参与生态保护,这背后是能源央企扶贫的力量,我们就是要把这种力量传递到藏乡,为藏族儿女送去吉祥。”
驻青海省刚察县切察村驻村第一书记徐迎军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倌书记”。徐迎军刚到切察村时,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支部委员会,宣传学习党的扶贫政策。经村“两委”反复研究,选定了牦牛养殖这一致富道路。2019年底,随着第一批101头牦牛出栏,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60.9万元,纯利润14.7万余元。
“第一书记的‘第一’代表着组织赋予的使命,代表着群众寄予的期盼,代表着家人给予的嘱托。”驻山西省隰县谙正村第一书记柴武泰已经办理了退二线手续,当得知要选派驻村干部时却主动请缨。通过一系列措施极大提高了村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示范性。村民纷纷赞扬道:“不愧是大企业来的干部,搞起工作来有模有样的!”2019年该村增收38万元,目前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2016年2月,胡小明到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博作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找准精准扶30国有企业扶贫攻坚优秀案例贫切入点,被彝族同胞亲切地称为尽心、用心、热心、爱心、操心的“五心书记”。两年期满后,胡小明主动要求留下再干一年。2018年底,博作村顺利通过验收,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响应国家“四个不摘”扶贫政策,对接乡村振兴,决定在博作村成立村级养殖合作社。听到这个消息,胡小明坐不住了,再次重返博作村,担任高山生态土鸡养殖场项目负责人。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带领乡亲致富的“草莓书记”普格县荞窝镇挂职干部李四方、一年行程四万公里的米脂县管家咀村驻村第一书记高飞,实地调研时头部受伤躺在病床仍心系工作的布拖县挂职干部杨建,在海拔4700米的西藏聂荣县挂职期满主动要求再干一届的挂职干部孙宇龙……他们发挥“一子落全盘活”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效应,发展了一批乡村产业、带动了一批乡村干部、培育了一批致富带头人、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脱贫攻坚的每一页成绩,贫困村的点滴变化,都记载着他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春风化雨:一份大爱一种力量
国家能源集团在助力脱贫的过程中,坚持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真正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2020年,第7个全国“扶贫日”,国家能源集团组织开展第三次“扶贫济困”主题公益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员工现场捐款献爱心,集团公司三分之二以上的单位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近20余万职工慷慨解囊,各种常态化帮扶活动更是比比皆是。大爱传递使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逐渐明白了贫困不是命运,努力脱贫才是出路。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2019年4月,国家能源集团举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学习班,来自“三区三州”5个县的33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培训,准确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内涵,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脱贫攻坚。基层干部培训班、电商人才培训班、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党性教育培训班……一系列培训班使党员干部转变了思想,干事创业的劲更足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干部群众自主脱贫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移风易俗、成风化俗,播撒下文明的种子,使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位于大凉山深处的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2018年底通过脱贫验收,但在觉撒乡党委副书记杨永林看来,虽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陈规陋习仍是村民致富路上的拦路虎。“2017年我来到博作村,当地薄养厚葬的观念根深蒂固,办一次丧事,家里要杀20多头牛,没钱就去借债,这也成为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杨永林同村干部开始宣传丧事新办,磨破了嘴皮子,村民逐渐看到了红白事新办简办的好处。紧紧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发展思路,昔日的博作村已经建成“博作幸福美丽新村”,被评为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美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党建扶贫专项工作实施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本部6个支部、8个子分公司各级党组织与对口扶贫的9个县55个重点贫困村结了对子,脱贫攻坚有了“主心骨”;850余名贫困村党员干部参加了重点培训,聚起了一群脱贫致富的“领头雁”;252名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与252户贫困群众“结了亲”;志智双扶、加油鼓劲,脱贫攻坚的底色更足,质量更高。以党建扶贫为引领,国家能源集团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医疗扶贫多措并举,“输血”“造血”协同发力,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激发奋进力量,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国家能源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