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支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十三五”期间,作为科技创新主战场,我国制造业领域坚持把行业知识产权工作与产业政策、创新政策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行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能力,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创新产出的关键指标,我国专利数量、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数量、高技术产品出口等,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主要指标得分前列,这对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的排名发挥了有力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十四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对制造业领域深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仍然存在着“卡脖子”环节的“短板”,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不足,尚不能满足实现制造业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知识产权诉讼频发、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需要。以半导体产业的存储器领域为例,全球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领域专利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然而我国国内主要专利申请人以三星、海力士等国外企业为主,国内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上均处于明显劣势,打破专利壁垒十分困难。我国DRAM企业虽然已起步量产,但面临多重知识产权诉讼风险,例如一些非专利实体公司试图谋求不法利益;即将退市的部分存储器厂商想获取许可费用;国际存储器垄断厂商力图把新进入企业排挤出市场等,市场环境可谓强敌环伺,危机四伏。在光伏领域和LED显示领域,我国虽然在市场份额和专利规模上已处于一定优势,但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缺少专利积累,对国外依赖程度过高,近年来频繁遭遇美国“337调查”。从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企业涉美国“337调查”案件占比刷新最高纪录来看,我国国内企业面临美国“337调查”的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重大机遇,“十四五”期间,我国应持续“加码”自主创新,从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协同运用、服务提升、人才储备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能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一,围绕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正在加快突破和发展,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重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最本质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关键、核心、共性基础技术的供应体系,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突破,加强工业母机、5G、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基础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第二,围绕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推动制造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协同创新,形成一批产业化导向的关键核心及共性基础技术专利组合。发挥和增强行业组织在行业知识产权工作中的协调、指导、咨询等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行业组织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构建联合保护、协同运用、互利共赢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机制。在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汇聚知识产权资源,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合力,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效维护我国产业安全,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把握国际产业竞争主动权。


第三,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制造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以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联合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制造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和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增强提供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的能力;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规划布局、风险防控、转让许可、价值评估、质押融资等个性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针对国际产业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外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等合作,跟踪海外知识产权动态,提升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等高端知识产权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鼓励进一步开放知识产权、研发设计、检测认证、数字化智能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公共科研资源。


第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人才储备。继续实施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壮大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培育既通晓国际游戏规则,又掌握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鼓励知识产权人才国际交流和合作,重点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以及“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之间的互动协作。


(作者单位系中国经济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