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每道“安全门” 成都中建材党员抗疫纪实

庚子初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中建材凯盛集团及成都市双流区政府的部署下,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党委统筹兼顾,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在这一特殊时期,公司涌现出一群特殊的“战士”,平凡的他们做着不平凡的事,肩负起共产党员的“硬核”担当,守住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每道门”。

“祸不单行”,守护园区生命财产

23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非常严峻,让大家忧心的另一件事发生了:005分,成都青白江区突发5.1级地震、金堂县突发4.5级地震,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紧急启动三级响应。

成都中建材纪委书记、生产保障部部长曲忠强此时刚完成园区安全的排查统计工作。这一震,似乎“驱走”了身上的疲惫,他又冒着冬日的严寒和深夜的困倦奔向了厂区……

他带领厂务组的另两位党员同事,紧急排查了生产及能源供应设备有无因地震受损。所幸无大碍,进行报备后回到宿舍,天已微明。

除保安外,曲忠强是疫情期间园区最“活跃”的人,在无意外的情况下,每天例行地安全检查,设备维修,水、电、气供应保障都会让他忙活大半天。负责厂务工作的牟健康称:“曲部,公司每个角落都被你摸透了,哪里都有你的指纹印。”

曲忠强说:“安全无小事,现在是非常时期,一个细节出问题,就功亏一篑了。作为生产保障部门,我们既要保证公司平稳运行,更要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健康安全。”

牟健康感叹:“说是铜墙铁壁也不为过啊,公司制定下发了那么多制度,就为保证万无一失。”

曲忠强回答:“是啊!今天更不能松懈半分,把制度执行到位。”

产品抗“疫”,在生产一线抗击疫情

127日(大年初四)晚上,高纯材料生产部副部长郑林突然接到业务发展部副部长李燕的电话:“因疫情形势严峻,全国出现医用防疫物资短缺等问题,生产红外测温仪镜头的几个重要客户紧急催发原定春节后发货的订单,刚又进行了催发,照此情形,我们必须马上复工备货。”

挂完电话的郑林,紧急召开了部门会议,当即有十余人申请复工。公司从防疫大局出发,挑选了精干和对工艺熟悉的同事首批返岗,后续再逐步增加。由此,郑林四处奔走在复产筹备工作中,包括原材料准备、特殊物流协调、生产排班、各车间工艺协作配套等等。

综合管理部及时向开发区管委会提交了复工申请,双流区政府高度重视防疫物资的生产,派专人到公司对复工筹备进行现场指导,以最快的速度审批了复工申请。

为确保员工返岗安全,公司派出2部专车从德阳、绵阳、广元沿线接回首批返岗员工,最大限度降低员工返程的感染几率。看到公司全方位的防疫及复工部署工作,返岗员工十分感动。家住广元的王大宽称:“家里部分路段的公共交通停运了,正愁回来不便,公司专门派车来接,省了麻烦,也消除了感染的担忧,真是太感谢了。”

一路上车少人稀,“逆行”回来的他们有种临危受命的感觉,下车消毒及测体温后,直接将行李放在办公室就到车间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他们每天在岗时间超过16小时,生产出的高纯硒、碲、锑材料以日为单位,通过开辟的专用空运通道运抵客户!

此时,忙于协调生产与发货的郑林感叹道:“现在的工作真是忙呀!以前微信步数每天不过3000-5000步,最近天天都有2万多步,在我的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里总是第一名。”

在忙碌的车间里,有一位年轻姑娘的身影,她就是女硕士研究生朱兴月,去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如今已可独挑大梁。一个人在洁净区,每天需要多次更换全套防护服,负责一个工段的运行,包括原材料的精确配比、高纯晶体的生长、原材料投放、产品测试、包装等,此类工作在正常时间都是3-5人配合完成。朱兴月说:“我去年毕业回家乡工作,本打算春节去武汉看看我的老师们。但因为疫情,我选择留在工作岗位上,投入到抗疫物资的生产。虽然车间很大,晚上我一个人值班也很害怕,但是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让我忘记了恐惧,特别是想到我在武汉的老师和同学们,能为武汉抗击疫情出把力,我感到非常骄傲。”

在疫情期间,一人兼多岗的现象在高纯材料生产车间普遍存在,比如材料测试工程师共产党员梅秋烨,他 1人顶起了6个岗位的工作,从复岗至今,他不仅加班加点,肩负起全部样品的检测,完成了55个样品的分析测试,保证所有抗疫原材料每天按时发货;在忙碌检测的同时,他也着手研究修复各类设备,让顺畅运行的设备成为了他的工作“好帮手”。由于连续工作时间长,所在高纯车间对洁净度的要求非常高,他需要每天佩戴厚重的面罩,一天下来,脸上已经勒出了深深的印痕。

郑林称:“在疫区的报道中,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中党员居多;我们在生产线上,能为抗疫提供一些产品支持,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难关当前,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由于防疫要求,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一个月过去了,还是这批党员依然坚守在生产抗疫物资的岗位上。随着复工工作的推进,更多党员加入到复产大军中。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发出高纯材料5吨多,是200万只红外测温仪的核心原材料。

玻璃发电,生产团队的满能量奉献

发电玻璃生产部是公司复工人数最多的部门,为测试发电玻璃的湿热性能满足重点客户项目的需要,以党员为代表的团队,整个春节期间(124日至29日)都驻守在公司,通过不断测试改进产品性能,持续为国防军工事业输送高科技、高性能、高质量的绿色创能发电玻璃,为能源及建筑革命提供优质的新一代光电材料产品。

质量组班长李波是春节期间驻守公司的入党积极分子,也是一个热心的人。在春节排班的时候,他说:“我们部门外地的同事多,而我家乡比较近,留在公司值班,回家也方便”。但春节期间疫情严重,公司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吃住都在厂里无法回家,他与厂务技术员云伟明、质量工程师温忠杰无怨无悔坚守在岗位,放弃了与家人的所有团聚时光,把全部精力用在军用产品的测试项目上。大家后来才知道,温忠杰的爱人已怀孕七个月,但因项目重大,他一直瞒着领导同事,想着把手里的工作完全落到实处再请假回家。李波知道这一“秘密”后,向公司进行了说明,总经理潘锦功安排他尽快回去,并特意向部门负责人嘱咐:“让他回家安心陪伴家人,暂时不要安排他返岗。”

从复工至今,发电玻璃生产部门虽然人手紧,但对新能源材料而言,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大家都加班加点地推进一切工作。党员蒋猛、东冬冬等带领团队实现了产线小批量复工,不断推进部队项目的测试,还逐步完成了十余项工艺的升级。

总工程师唐茜的家乡重庆是重点疫区,她克服重重困难回到成都,在居家隔离期间,为推进产品测试进度忘我工作,经常半夜2点还在与总经理潘锦功讨论改进方案。在她的带领下,发电玻璃新样品未受疫情影响,如期问世。目前,产线运营状况平稳有序,摩拳擦掌的生产技术团队将全力推进发电玻璃高质量发展。

严防严控,排查不留盲区

在封闭式管理的园区内,排查工作日复一日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公司的正门口,是防疫检测小组集中为复工复产员工早、中、晚三次进行体温测试的地方。在春寒料峭中,尽管戴着防护手套,他们一直举着测温枪或登记的手也被冻得僵硬,但依然一丝不苟地在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个步骤。除体温测试外,他们每天还会对所有进出园区的快递物流进行严格的消毒;为了确保防疫安全,他们在门口设置了专用快递点;此外,他们还承担着园区内宿舍、食堂以及公共区域每天2次以上的消毒工作,对所有进入园区的车辆也全面消毒,从各个环节把好“严防严控”的关口。

在排查工作中,党员团队应急处理了三件“大事”,以实际行动保证排查工作“零疏忽”。

第一件事发生在220日,发电玻璃生产部的技术骨干罗润从内江返程复工。在这之前,他已在家隔离14天,返回当天身体一切正常,第二天却出现了发热症状。防疫检测小组高度紧张,随即联系医院。医院建议用不同测温枪、水银温度计等测试体温。看着起伏不定的测温结果,防疫检测小组立即联络相关部门,请求协调医疗资源送罗润至医院排查。

14:00左右,一辆配备防疫装备的专用救护车开到园区,总经理潘锦功和发电玻璃生产部副部长赵雷陪同罗润前往医院。到医院后,他们迅速办理交费、送检样本等手续,俩人跑得气喘嘘嘘,还不停地安慰紧张的罗润。医院见此情形,不禁感叹:“近期员工出现发热症状都是自行来到医院,你们是唯一一家领导陪同员工前来检查的公司”。

医院迅速安排检测,加快诊断流程,当天下午就完成了血常规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晚上得到诊断结果:肺部无异常,发热为普通感冒导致。

接到消息的罗润松了口气,激动地哽咽道:“感谢公司、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赵雷将罗润的检测结果发到公司群中,所有人高度紧张的状态瞬间松弛下来,都为罗润感到开心。

第二件事发生在225日,复工党员冉松林父亲肺部出现炎症。接到消息后,冉松林以高度的自觉性,于半夜11:30连夜向公司如实作了汇报。

公司马上启动紧急预警,连夜组织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精确到接触事由、地点和时间段。

凌晨00:30,公司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商讨处理方案,决定对4位密切接触者及17位一般接触者在公司宿舍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

凌晨01:00,后勤部门落实宿舍排查,将21位员工以单人单间的形式进行隔离,安排检测团队每天为隔离人员进行2-3次的体温测试,并落实了送餐、饮水、生活垃圾清理等值班人员,通过制度及值班安排,将隔离工作完全落实到位。

凌晨02:30,刚刚处理完此事,公司接到冉松林父亲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消息,28日的检测结果依然如此,虽然基本消除隐患,但本着“严防严控”的命令,坚持不麻痹不放松的策略,在老人没有完全康复出院的情况下,公司的隔离工作依旧按计划执行,确保万无一失。

第三件事发生在37日,当晚的成都中建材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大赛。

当晚8点,已回宿舍休息的袁月(化名)向同事付杨生说头晕。付杨生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在她不回信息、不接电话后,付杨生与同事周丽果断撬开宿舍门,发现她已昏迷倒地……

周丽等人迅速将袁月送至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总经理潘锦功、副总经理李永强与部门负责人也在第一时间到达医院。与此同时,公司联系到袁月家人从市外赶来。公司、医院、袁月家人三方“默契”配合,当晚10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齐头并进地完成了手术准备的全部工作。凌晨3点,袁月被送进手术室,经过6小时的漫长等待,手术成功结束。

主刀医生说:“幸好送诊及时,每延迟一分钟,危险就增加一分。”

在医院陪护袁月的家人非常感谢公司不惜一切的抢救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袁月住院期间,公司领导、同事每天前去探望,看着逐渐好转的她,大家都倍感欣慰。

四处奔走,火速抢购抗疫物资

在抗击疫情的战“疫”中,医护人员是不折不扣的一线战士。公司职能保障党支部孙斌的爱人和父母都是医护人员,大年初二就返岗工作,他负责在家照顾着8个月大的孩子。看到公司防疫工作吃紧,他迅速投身其中,为抗疫物资的筹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说:“公司顺利复产,员工安心工作,都需要充足物资的储备,作为党员,我能尽一份力,感到非常光荣。”

作为公司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指导小组——防疫组负责人,孙斌在春节前就张罗着口罩、酒精、测温枪、消毒液的采购工作,将政府支持资源、集团企业平台和线上线下渠道进行统筹考虑,电话、微信、QQ、淘宝、京东等渠道的消息应接不暇,累计联系供应商或中间商药店20余个,跑遍政府企业各种渠道10余条。

由于防疫物资紧俏,都是小批量分批到货,他数十次地安排收货、取货和发货,并对各部门进行物资分发和使用指导;与此同时,落实园区封闭式管理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协调食堂团队每日为返岗员工提供营养均衡的三餐,并熬制防疫中草药,提高员工免疫力,在餐前半小时打包,按时分发,保证每份餐送到员工手里都是热腾腾的。

在防疫物资处处告急的情况下,成都中建材首席科技顾问、共产党员李正章给采购工作雪中送炭。在公司复工之前,他帮助公司落实到位了各类型防疫物资:包括口罩22000个、84消毒液37桶、75°酒精214桶、免洗手消毒液2400瓶、酒精消毒棉片480盒、抗疫中草药20盒等。这充分体现了关键时刻公司各领域共产党员团结一心、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全力护航复工复产的责任和使命。

除备足自用防疫物资外,公司还积极响应全国疫情防控号召,向武汉医院捐赠N95口罩200余个,支援海外兄弟公司——德国CTF一次性医用口罩1000个;总经理潘锦功分别通过四川省高层次人才专家联谊会和成都人才促进会向疫区捐赠10000元和2020元,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傅干华正在德国出差,也通过四川省高层次人才专家联谊会向疫区捐赠1000元,用于购买口罩等医用防护物资;公司35名共产党员也自愿捐款6500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起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默默奉献,寒冬里的守夜人

除了将公司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落实到位外,尚未返岗的员工也积极投入到抗疫志愿工作中,成为守护一方平安的使者。

在春节间的每个深夜,成都黄水镇应天寺社区的防疫卡点,总有一位穿着制服精神抖擞的执勤人,他,就是成都中建材党员李贵平。

李贵平说:“党组织的光环“罩着”我呢,社区这么多居民,我得尽心守护好大家的安全。维护大家的安全,就是维护国家的安全。”

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央企的党员就是不一样,李贵平是第一个报名参加防疫工作的志愿者,选择了最艰苦的24:007:00班次。131日当晚非常冷,他在值班的时候,发现小区门口有个路灯不亮;早上换了班,他架着梯子就把灯泡换了,他一直就是这么细心周到。从开始值班到现在,他每晚都在卡点上,给进出的人进行体温测试、信息登记。他的眼睛熬得通红,但一点不松懈,值班的事安排得妥妥帖帖。”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成都中建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公司内外、驻守小区、产品抗疫工作中展现出“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作者分别系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宣传专员、党务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