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争当改革三年行动“尖子生”

非常感谢中企研各位领导和专家的认可,能够获得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的殊荣,并作为地方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借此机会,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成都产业投资集团前身为成都工业投资集团,于2017年底吸收整合原市农发投公司和成都技转集团改组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A,是成都唯一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市属企业。近年来,集团紧紧围绕“引导产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功能定位,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系列重大机遇,助推成都支柱性、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投资、产业地产、产业服务三大主业联动发展格局。预计到2021年底,集团资产规模超133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利润总额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1%、17%,企业规模和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近年来,集团坚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与“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成都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同步推进,按照争当改革“尖子生”要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服务城市战略与做强做优做大相统一,着力提升战略支撑能力。一是以产业思维推进重大产业和科创项目投资。聚焦成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创新“产业+基金”联动发展模式,完成总规模1600亿元的重产基金和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的成都科创投集团组建。发挥重产基金资本招商和科创基金投资孵化作用,先后投资了中航锂电成都基地、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20余个,助力极米科技、观想科技等17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累计投资总额超150亿元,带动投资约2000亿元。二是以载体营建提升产业综合承载能力。围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产城融合、功能复合、宜居宜业为导向,建设了国盾融合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型产业载体和广西钦州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等一批区域合作产业集聚区,累计建成产业载体超100万平米,固投贡献约150亿元。三是以平台优势助推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成都“智慧蓉城”建设,搭建了“城市大脑”(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和“天府蓉易办”等城市运管平台,打造了“疫情综合防控”智慧应用场景,实施的“碳惠天府”项目已储备4.1万吨碳减排量,下属大数据集团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单位。积极培育小微金融服务品牌,近三年累计为5000余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近600亿元。借助成都国际铁路港、航空港等枢纽优势,实施“通道+物流+产业”业务联动,助力构建城市现代流通体系。

二、坚持管资本与分类授权经营相统一,着力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一是优化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厘清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实现党委讨论前置事项清单和党建进章程“双覆盖”。参照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要求,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机制,制定出台《董事会工作规则》,组建5个专门委员会,加大出资企业专职董事队伍建设,决策效能不断提升。二是实施分级分类授权管理。搭建“集团总部资本层、二级公司资产层、三级公司执行层”管控架构,实施下属企业ABC分级分类授权管理,将项目投融资等12项权限充分授权给10家A类企业、部分授权给8家B类企业,其中获A类授权的下属产业资本集团连续三年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对新设成都科创投集团单独实施符合创投特点的授权经营,明确主业范围内的创业投资及基金业务等15类事项授予企业自主决策,主要做法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简报“双百行动”专刊。三是健全协同高效监督机制。“坚持授权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加强经营风险的过程管控,不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开展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创新审计垂直管理模式,推进大数据内审平台建设,建立了涵盖财务、法律、民主、审计、纪检等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闭环。

三、坚持机制创新与激发动力活力相统一,着力提升市场经营能力。一是实施差异化经营业绩考核。按照“以市场标准定薪酬、以业绩考核定收入”原则,建立差异化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在下属成都科创投集团探索实行周期制考核、工资总额单独预算管理。通过绩效联动、超额收益奖励拉开分配差距,推动薪酬分配向高绩效人员倾斜,预计2021年下属企业负责人薪酬总额差距达到10倍以上。二是打造专业化产业人才队伍。全面完成下属企业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在下属两家市场竞争类企业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实施“首席制”,面向社会招引首席规建师、首席产经师、首席数据官等一批专业人才。三是建立多样化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在下属创投、担保企业施行项目跟投机制,采取强制跟投、自愿跟投等方式,三年累计跟投项目13个,跟投额达1100余万元。以骨干员工持股破解混改类企业激励难题,下属智慧锦城公司成为成都唯一员工持股试点企业,通过股东增资、分类引战、员工持股“三位一体”方式深度转换经营机制。

四、坚持结构调整与改善经营质效相统一,着力提升专业运作能力。一是以畅通循环为抓手降本增效。推动“资金——资产——资本”循环转化,成功退出成都亚光等项目股权,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0余项,累计实现收益30亿元,回收资金近50亿元,盘活低效无效资产近60亿元。二是以推进混改为契机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借力“双百行动”政策包、工具箱,率先出台混改操作指引,通过增资扩股、并购投资等方式分层分类推动20户控股企业实现混改,合计引入非国有资本总额180亿元。稳步推进优质资产上市工作,证券化资产由“双百行动”实施前的65亿元增至270亿元。三是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打造竞争新优势。聚焦智慧运营、数字监管、价值挖掘等领域,搭建“云、网、端、安全”基础架构,有序推进业财一体、运营管理等应用系统建设,全力构筑数字竞争新优势。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深度融入中企研改革发展合作平台,加大与各兄弟单位的沟通交流和学习互鉴,发挥央地合作纽带作用,共同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聚焦“三大机制”,纵深推进“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决战决胜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向区域一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型,全力发挥“双百企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