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32-6油田初触“电” 中海油首个岸电项目宣告成功
9月23日,秦皇岛32-6油田的名字将被永远写在中国海上油田开发的历史上。1000多个日夜,中国海油人终于迎来了这一刻——岸电入海。海上油田用电方式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
“我们是最期待的”
“我们这边是对岸电最期待的。”谈起岸电,秦皇岛32-6/渤中作业公司副总经理林杨这样说。
2018年,中海油岸电项目正式启动。何为岸电?以往海上平台主要通过自建发电机组发电,以油田产出的原油、天然气或者柴油为燃料;岸电则是将陆地电网的电力通过海底电缆输送至海上平台,为海上平台供电。
林杨所在的秦皇岛32-6油田,就是第一批岸电的受益者。在业内,秦皇岛32-6油田的名气不小。它是中国发现的第三大稠油油田,渤海河流相稠油油田的典型代表,现已累计生产原油1600余万吨,相当于285条油轮的储运量。
秦皇岛32-6油田和岸电的“缘分”,可以追溯到1998年。1995年,秦皇岛32-6油田被发现。在做开发部署工作时,有人提议能不能把秦皇岛32-6油田的电力供应系统换成岸电接入。但这次触“电”,因为受到安全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而不了了之了。
再次“相遇”是在20年后。这个昔日的明星油田正在遭遇一场“中年危机”——原油生产变得“缩手缩脚”。作业公司生产作业部的员工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原油生产对电力的需求是很大的。”秦皇岛32-6油田CEPJ电气师张超明说,“秦皇岛32-6油田的CEPJ平台配备的是4台原油发电机,每天每台的发电量在10万千瓦时左右。”
这样的发电量,仅能够维持现有的基本生产需求。随着油田开发到达中后期,这样的电力供给能力就有点吃力了。渤海油田要实现年上产4000万吨的任务,要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不能仅仅维持现状。
“我们现在只能‘省吃俭用’,先考虑高产井,油藏方面很多调整工作量只能往后压一压。”秦皇岛32-6油田CEPJ平台总监李祖君说。
生产和用电的矛盾,并不是秦皇岛32-6油田独有的烦恼。中海油的海上发电机组基本从美国进口。2020年,美国将中海油列入“黑名单”,发电机组的进口以及每三年机组的一次检修都可能受到限制。如果订购的货进不来,待检修的机组送不出去,将严重制约生产。
岸电的到来,让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秦皇岛32-6油田用上岸电后,装机容量在200兆瓦,是原来发电机装机容量的2倍!
不仅如此,发电机拆下来了,给平台省下了更多空间,每年将近4个月主机大修工作的免除,让平台人员定额和场地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秦皇岛32-6/渤中作业公司有了更多的空间去施展拳脚。
岸电项目组算了这样一笔账:用上岸电之后,秦皇岛32-6油田CEPI、CEPJ平台每天将节省供发电原油420立方米,一个月下来可以节省将近10000多立方米的原油。这些原油可以外输为产量“加分”。
用上岸电的秦皇岛32-6油田发现,岸电的到来不仅完美地解决了油田用电的烦恼,而且带来了惊喜。
引领低碳未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渤海以其磅礴之美征服了曹孟德,也征服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随着渤海周边城市的发展,用海频率、规模、程度的不断加大,渤海的生态压力日益增大。
“出海”的人,都从心里爱海。中海油作为渤海的海上石油作业者,从进入大海的那一刻起,就严格要求全程绿色生产作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实现了海上生产污水的“零排放”,守护了一湾碧水蓝天。海油人不止步于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不止步于渤海的星辰大海。如何从油田动力源头上找“绿色”,成为海油人萦绕心头的一个梦。
岸电,将这个梦实现。
绿色,被列为中海油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继渤海湾综合行动整治后,中海油发布了绿色低碳行动指南。2021年1月15日,中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规划,将全面推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助力我国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绿色的脚步越来越密集,海油人探寻的步伐从未停止。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国际上一些大型石油公司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传统油气行业正在走上一条大幅度减排的改革创新之路。从一直走在碳排放前列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低碳行业布局和路线图来看,大规模使用电网电力或可再生电力是其中最主要的减排手段之一。
作为岸电变革的坚定推动者,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徐可强对岸电的意义认识深刻——推进岸电工作不仅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力度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实施增储上产的必然要求,而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减碳方式,坚定了中海油实施岸电工程的决心。当2019年秦皇岛曹妃甸地区将要启动岸电项目时,有人疑问:油田自发电换成岸电后到底能减排多少?当时,岸电项目组算了这样一笔关于绿色低碳的账:传统的海上油气田自发电透平机组效率一般在25%左右,而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05.5克标煤/千瓦时,折算平均发电效率为陆上大电网火电机组效率的40.23%,是海上自发电效率的1.6倍。
“发电效率的提升,意味着在相同的负荷下能源的高效利用。”秦皇岛32-6/渤中作业公司总经理姜安说。简单来说,同样是一立方米天然气,陆上电厂用一立方米天然气的发电量要多于海上发电机的发电量。
根据这样的测算,引入岸电工程后,整个秦皇岛曹妃甸区域高峰年节约能源约8.59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1860万棵。
未来随着清洁电力的引入,国家电力将逐步实现低碳化,岸电供电的碳排放将进一步大幅降低,减排收益将大大提高。秦皇岛和曹妃甸岸电工程的建设,为后续“绿电”的引入搭建了桥梁,为上游油气开发领域最终实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燃起数字化引擎”
如果你问,未来海上油田是什么样的?那么,秦皇岛32-6油田或许可以给你答案。而这个答案,正是岸电带来的惊喜。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部署,中国海油早早就编制了《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纲要》和《智能油田顶层设计纲要》,并提出以“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智能化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中国海油第一个智能化标杆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在一期项目中,确立了现场设施改造、数据采集及工控安全、生产操控中心建设、智能化应用4个方面共计17项具体任务。
不同于陆上智能化油田的建设,海上平台犹如海上的一座座孤岛,如何高效进行信息传递成为实现智能化油田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制约海上数字化、智能化最大的一个瓶颈,就是海陆通信的问题。”林杨说。这位秦皇岛32-6/渤中作业公司的副总经理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渤海油田智能油田的建设。
以往远距离通信主要通过卫星,近距离通过微波来解决海陆通信的问题,但是这种通信方式不稳定不可靠,受干扰的因素多。更重要的是,这两种通信方式的数据传输量非常有限,网速最多在几十兆左右,而智能化油田海陆连通需要的传输数据则是千兆级以上。
“岸电”的接入,给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岸电海缆一同铺设的光纤,为海上智能油田建设所需的海量数据传输与高速信息交互铺设了一条海陆间“信息高速公路”。秦皇岛32-6智能油田的链路传输能力由40兆提升到了1万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创建了“安全、智能、绿色、协同”的新型海上油气开采运营模式。秦皇岛32-6油田的CEPI、CEPJ、WHPH、WHPC四个平台的作业人员,也迎来了他们的“新同事”——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
这个系统是基于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数据湖,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油气生产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正如林杨所说:“岸电为我们智能化油田建设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燃起了数字化引擎。我们要用科技擘画未来!”
蓬“渤”向上
石油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内油气增产靠海上,海上增产靠海油。”而渤海就是海油增储上产的主力军。
岸电如何能在渤海成功运用于海上平台呢?这源于中海油在渤海的一个“秘密武器”——海上“五网”建设(油、气、电、水、智能)。“五位兄弟”这几年齐心协力的发展,在渤海区域促成了油田的区域化网状化开发,大大降低了海上油田开发的成本,促进了渤海的增储上产,为渤海岸电入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渤海油田虽历经近60余年开发,仍是中海油产油的主力军。“产量可以占到中海油总产量的60%左右。”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开发部副经理刘书强说。
光鲜的背后,渤海油田也面临着“边、小、碎、深”储量开发的极限挑战,技术难度大,经济门槛高。“十四五”时期,渤海油田确定了年上产4000万吨的目标,年均钻井量较“十三五”增加了70%。这对刘书强他们来说,有着不小的压力。
如何化解压力呢?
只有不断地搞勘探。勘探不是盲目地勘探,主要从两个方向:一是甩开勘探,在完全没有生产油田的区域去做勘探,发现新的油田;另一个方向是在生产油田的边上发现新的区块或者关联的油田。根据渤海油田的生产规律,一般在生产油田的边上都有小块的油田,形象地讲渤海油田就像一块摔碎的盘子,遍布到各个地方。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赵春明说,目前他们正在梳理渤海地区各个油田,并对有效益的油田进行二次加密开发。
岸电的接入可以降低海上油田开发的经济门槛,对渤海地区的原油增产非常有利。
近些年,油价在低区间徘徊。“油田的开发都是算效益账,达到经济门槛的才能入选。”曾主持渤海油田一次开发的宫薇说,“油田开发,发电机组的配备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些小的油田,算上配备发电机组的支出就达不到可开发的经济门槛,我们可能就暂时先不开发。而岸电接入后,只需要把电缆延伸到油田边上电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一来,很多边际小油田可能就达到了开采标准,甚至可以做成无人化的井口平台。”
正是岸电的接入,降低了油田开发的经济门槛,让一些边际小油田焕发了活力,有利于实现渤海油田打造百年油田的愿景,对渤海油田增储上产是一个革命性的举措。
甩开“电包袱”的渤海油田,正朝气蓬勃地迎接新的发展。
(本文照片均由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