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为国企改革划了哪些重点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进入收官之年。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为了多地政府的工作重点。

《企业观察报》通过梳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所明确的2022年重点工作发现,共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表态,要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进一步优化提升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水平。

下好改革四步棋

为全面完成三年行动任务,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大,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要求高水平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其中,调结构被提到最多。超过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有所提及。浙江省提出,要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承担好责任、发挥好功能、发展好企业;辽宁省要求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国资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压减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江苏省提出,促进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山西省要求今年省属企业基本消灭亏损,特别是子公司亏损。

围绕关键产业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适时组建新的产业集团,也是多地今年改革重点。安徽省提出,要加快港航、机场、煤电等资源整合,实施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行动,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50%以上;上海市指出,将筹建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在数据、康养等新兴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适时组建新的国企集团,推动一批国企实施股权激励;河南省要求加快省管企业战略性重组,在建工、文旅、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旗舰劲旅;福建省计划突破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这两个重点产业,力求打造新的国有龙头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不少地方今年的改革发力点。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广东省、重庆市等12个省市陆续释放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信号。河南省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省管商业一类和金融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完成省管企业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淘汰制改革;安徽省提出,要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平等待遇,进一步清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不合理限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重庆市准备鼓励高新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的同时,推动一批二三级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联合重组,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扩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

绿色发展也是配合今年各地开展“能源转型”的重头戏。辽宁省要求电力、钢材、有色、建材、石化行业的国有企业严格执行“碳达峰”行动;吉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多个西部省份都将通过国有电力企业,加大风光水能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希望绿电占比提高到40%以上;北京、天津、江苏等省市均在发展氢能方面有所部署,计划围绕氢能扩大使用场景,延伸产业链。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国企改革除了继续深化产权层面改革,完善以董事会治理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加强任期制和契约化改革。完善市场化薪酬机制改革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下好“调结构、优布局”“利用龙头国企整合优势资源和发展要素”“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这四步棋。

把好监管两道门

“防风险、强监管”,杜绝国有资产流失也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海市要求国资系统建立覆盖主业、投资、境外、资金、法律、财务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预警体系,着力把风险防控关口由事后向事前延伸、由表内向表外延伸、由集团向基层延伸、由内部向外部延伸。持续关注融资性贸易、应收账款、担保、表外业务等领域,严控债务、金融、法律、涉外等风险。并计划推动监管方式再优化、再升级,拟出台进一步深化上海法治国企的相关意见,全面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上线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

山东省按照“摸底数、揭问题、防风险、促发展”的审计思路,重点选取99户国有企业,组织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对省内国资国企重点改革事项推进情况进行审计。从法人治理结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方面,揭示出部分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较高、部分重大投资项目存在损失等问题。通过审计,结合已出台的《山东省省属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省属企业参股管理的指导意见》等10余项制度,打通了投资、经营、监管等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助力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实力。

江苏省通过多项举措,不断加强国企内控体系建设,提升资金监管效能,防范资金风险,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在对企业资金支付管控、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融资及资金运作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等情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针对各企业存在的资金管理风险点,整理出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督促企业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构建系统完整、科学规范的内部资金管控流程。同时,强化各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让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依靠优化资金管理制度促内控。

浙江省围绕国资监管推出了两手策略。一方面要“严”,通过狠抓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动国企党建整体建强,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续提升清廉国企建设成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另一方面,要“智”,迭代升级智慧国资监管大脑,持续提升国企数字化管控水平,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引擎,打造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着力提升国资监管机构统筹能力、优化监管方式手段、完善综合监督工作体系,巩固深化国资监管大格局。

上述地方的做法与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要求高度呼应。在年初召开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翁杰明就反复强调,今年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严防各类重大风险。既要防止“黑天鹅”,又要防止“灰犀牛”。聚焦债务风险、投资风险等方面,严控负债率、严把重大投资决策,开展全级次排险控险专项行动,坚决防止失管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