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踏层峰辟新天 更扬云帆立潮头

——内蒙古森工集团改革创新纪实

 


祖国北疆,绿海苍茫,改革的浪潮奔腾不歇。

带着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带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嘱托,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扬帆奋楫,不断用改革的力量推动发展的加速度,开启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全新之路。

70年来,为了探索出一条在保护中建设、建设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林区先后进行了承包经营、抓大放小、减员增效、“二次创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剥离办社会职能、辅业改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数次涉及体制机制、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改革,逐渐掌握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脱胎换骨,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林业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根本性转变,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地面积1029.60万公顷,森林面积837.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39%,森林面积占全自治区32%。与1998年相比,国家实施“天保工程”20年间,林地面积净增138.74万公顷,森林面积净增99.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9.2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净增3.01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净增2.66亿立方米,保持了林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覆盖率持续增长态势。

70年来,林区始终坚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障体系,林区居民社保各项统筹纳入属地同等待遇,落实“老工伤”参保政策,解决混岗集体工养老保险待遇,落实天保工程和改制一次性安置人员社保补贴政策,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深远山搬迁,统筹资金为职工增长工资,一个生态良好、职工增收、社会和谐的美丽林区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海阔帆直春潮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正在劈波斩浪,奋楫争先……

实现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林业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艰辛探索过程,贯穿了林区改革发展7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木材产量始终保持在高位运行。截至2015年全面停伐,林区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2亿多立方米、上缴利税200多亿元,是国家同期投入的4倍,有力支援了国家现代化建设。

回首来路,林区的改革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70年里,林区进行了一次次改革探索,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能量。

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林区木材年产量为380万立方米以上,甚至曾一度达到500万立方米。在创造了“大木头”经济辉煌的同时,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有林区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

为摆脱困境,林区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原则,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发展森林资源放在首位,稳妥地搞好林区生产建设,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从1990年起,逐步实现了更新跟上采伐,林产工业和木材综合利用得到了长足发展。19951219日,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55户企业组建企业集团试点,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揭匾仪式。从此,林区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全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发挥国有大型森工企业的重要作用。

1998年开始,随着国家实施天保工程,林区迎来了改革的春天。此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已上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林区木材产量由过去的380.6万减少到229.6万立方米。

企业办社会是伴随着林区开发建设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2008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了教育、医疗、防疫、电视四大系统138个机构单位的属地化移交,2.3万名职工(含退休、遗属)以及5.3亿元资产进行了剥离。对2300名森林公安干警纳入政法编制。对200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辅业改制,涉及1万余人,涉及三类资产账面值25.6亿元。2010年完成了牙克石、鄂伦春、根河等旗市所在地和大杨树林业和草原局的城镇消防灭火职能移交,原栲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承担的集中供热、供水、供电、排污等社会职能及其资产全部移交牙克石市政府统一管理。

2011年,国家启动了二期天保工程,林区的改革动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木材产量由229.6万减少到110万立方米,为森林的休养生息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541日,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构建完备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停伐之后,共有1.6万余名原从事木材生产的职工实现了转岗安置;供暖、供电、供水、物业等社会职能移交属地政府,近5000人的身份实现了转换;企业改革涉及的2000多名干部职工身份由国有转向了混合经济;移交资产5.6亿多元。

2017220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机构,标志着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对全国的国有林区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成立后,林区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为目标,始终注重改革创新,改革步伐更加坚实。

经过历次改革“瘦身”,一个精简高效的国有林管理机构正在形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国有林区改革圆满落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大幕徐徐拉开。国有林区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恢复运营的内蒙古森工集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内蒙古森工集团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国资委直接领导和帮助支持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建机制、强功能、激活力,推动三年行动不断走深走实。截至20225月末,森工集团改革任务台账中100项改革任务总体完成进度达到94%

立足林区绿色资源优势和特色,20211月,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整合成立了产业事业部,统筹开展市场调研、产业谋划、经营管控和招商合作。组建碳汇公司、旅游公司、林下产品开发公司,积极推进森林碳汇、旅游康养、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全力锻造绿色发展“主力军”,打造大兴安岭绿色品牌。

2021 48日,产业事业部成立3个月后,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碳汇(VCS)首宗挂牌成交签售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2017年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销售碳汇产品交易额累计突破3000万元。

“卖木头”到“卖指标”,内蒙古森工集团积极将林业碳汇转化为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产品货币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发挥了积极作用。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探索实践远不止于此。

春赏兴安杜鹃,夏游浩瀚林海,秋看五彩斑斓,冬观冰天雪地……

从南向北,从全域旅游到四季旅游,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先后打造了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34A级旅游景区、多个3A级旅游景区,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来了旅游强劲发展的势头。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林下产品的火热。内蒙古森工集团因势利导,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蔬、林畜、驯鹿、水产等林下种植养殖业,推进沙棘、榛子等经济林培育,打造全国绿色林特产品生产基地。目前,仅沙棘种植面积就已达10万亩。

 线下好口碑,线上更给力。林下产品公司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充分利用线上流量带动线下产业发展。“冷极”品牌接连入驻微商城、淘宝、抖音、快手、亚马逊,全面开启线上销售。仅在中粮电商平台-“我买网”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林业产品公司林下产品销售额就达到了76万。电商销售“砸单”,“冷极”品牌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攀升。

内蒙古森工集团结合主责主业、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需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了应有作为。

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阿尔山市、阿尔山森工公司秉持“一片林、一条心、一家人”理念,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共同推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价值。”阿尔山森工公司和阿尔山市政府三年投资近13亿元,对伊尔施地区的道路交通、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排污管道、高架线路进行整体改造升级,通过亮化美化硬化绿化,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共享一片蓝天,共饮一江清水。阿尔山地企双方正以前所未有的融合力度糅合在一起,彼此交融,风雨同舟。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阿里河森工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企业自身存在的“痛点”对症下药,坚持用制度管理企业、用制度管理人。他们在开展制度体系及执行力建设中,新建、修订各类规章制度234项,修订工作职责260项。理清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责任义务、行权履职,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同时,健全审计法务职能,强化“监管”专职专责,盘活了公司设备资产市场价值,强化机关部门职能从“监管”向“服务”转变,以现代企业制度有力推动企业运行和科学化管理,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问题是挑战,更是机遇。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在全面落实各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任务上,致力于社会职能剥离工作,多措并举打好“主动仗”。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社会治理和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变革,是对各方利益的重大调整,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情况复杂。面对这块“硬骨头”,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自治区国资委、森工集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总体要求,遵循林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的政策框架和法律依据,以见事早、起步快,定标准、目标明,明范围、高联动,送温暖、重关怀的有力举措,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率先在全林区高质量完成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移交,为森工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整体推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个个可操作性强、效率高的实践案例,是林区实现改革动能转换成改革成果的一个个缩影。

硕果累累催生新动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林区儿女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奋力谱写林区高质量绿色发展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