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森工集团打造绿色富民产业
70年来,林区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践行到林区大地。
回顾过去的70年,林区产业乘着改革春风破浪前行,推进“两山”转化,提升“绿色GDP”含金量,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企业体系。
展望未来,林区的“执笔者”果断出手,大胆着色,在10.67万平方公里的巨幅画卷上挥毫泼墨,层层点染,勾画出一幅风采卓然的七彩画卷。在这张新发展蓝图上,“横扩纵拓”的大思路、“产业转换+产业延伸”的复合型模式,构建起鲜明的主体骨架。
四季旅游让林区更“撩”人
“春到大兴安岭,杜鹃花迎雪怒放;夏到大兴安岭,绿浪翻滚,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秋到大兴安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高岭低岭任杂染,景到极处灼伤眼;冬到大兴安岭,越橘美酒清泉酿,林海清风送清香,白雪引来五湖客,一同坠入雪故乡。”这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副院长宋百忠笔下的诗句,更是对大兴安岭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完美的诠释,也是很多人来到大兴安岭的真实感受。
就如何更好地开采这一座座“旅游富矿”。多年来,森工集团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森工集团林区“三节一会”纳入“2017中国森林旅游节”活动之中,成功举办了2017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旅游节———根河房车自驾车国际露营大会、莫尔道嘎金秋赏山节、冰雪节暨高寒森林摄影节系列活动。其间还举办了“根河源杯”自行车挑战赛、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之恋”纪念林揭牌仪式、生态旅游文化研讨会以及冰雪嘉年华等活动。与内蒙古艺术摄影学会联合举办了“大美兴安”摄影展,60幅反映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四季风光、民族风情的摄影作品在呼和浩特机场展出,冬季还举办多次冰雪穿越活动,提升了林区的知名度。
随着70年来林区旅游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让原本寂静的林海沸腾了,在白茫茫的天地间,透红的灯笼,招展的彩旗,错落有致的小木屋显得格外耀眼。零下37摄氏度的寒冷天气丝毫没有阻止“访客”的脚步,百名摄影家和新闻记者齐聚满归森工公司北岸林场,共同见证北岸雪域森林人家开园。
一时间,北岸雪域森林人家打造的冰雪嘉年华让宾客的目光应接不暇。处处有景色,处处有故事,宾客们享受着冰雪世界带给人们的奔放和热情。
“大兴安岭林区的冬天真是太美了,在我们那边根本看不到这么多的雪景,能够想象得到,大兴安岭春、夏、秋景应该各有特色,明年我要带着朋友来感受一下大兴安岭的秋景。”姜启东来自浙江省,第一次来到林区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大兴安岭林区“结缘”后,他一直关注着大兴安岭旅游的微信公众号,时常在上面留言。
尝到冬季旅游“热”甜头的还有克一河森工公司托河林场原205生产工队的队长张立明。2015年,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老队长由“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成了这片林海的守护者。勤劳的老队长没有闲下来,守护森林的同时又开辟了新的致富道路。散养小笨鸡、养猪,种黄豆、土豆、油菜、木耳……家庭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如今,老队长办起了森林人家饭庄,为全民发展旅游起了个好头儿。
为打造线上线下市场营销,完善景区智慧化建设,森工集团旅游局组织所属A级旅游景区同呼旅网、阿里巴巴旗下飞猪旅游旗舰店、携程网、去哪儿网、同程网、美团网、驴妈妈旅游网、京东旅行、一块去旅行等全网主流在线旅游平台深度合作,赴周边省区市和沿海省份进行市场宣传推介。
2022年6月6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旅游营销平台启动仪式暨冷极商旅酒店开业庆典在海拉尔举行,林区旅游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多年来,森工集团将森林旅游作为支柱产业,以打造大兴安岭地标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围绕“三区七向”发展布局,积极深化地企合作,实现同频共振。下一步,森工集团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将不断整合放大林区旅游资源优势,创新营销模式,丰富营销载体,充分发挥平台“内引外联”功能,突破行业、区域和体制瓶颈,积极探索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与属地政府及企业机构密切合作,深化“旅游+”“+旅游”,引领林区旅游产业向专业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全面融入呼伦贝尔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有效促进森林、草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林下产品使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森工集团借“林”发力,做足“林”文章,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立足林区自然资源条件,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打造全国绿色林特产品生产基地。
发展林下产业是林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区实现富民强企的重要途径之一。70年间,森工集团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立足林区自然资源条件,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蔬、林畜、驯鹿、水产等林下种植养殖业,推进沙棘、榛子等经济林培育。
“品牌是一种标志,是一种文化,更是价值的体现。通过打造与培育品牌,提高林产品的知名度,是实现林产品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立臣说。
森工集团深知品牌对于林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依托林区丰富的林下产品,森工集团致力于统一注册商标、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加工标准、统一精深包装、统一产品推介、统一价格供应,全力打造“冷极”品牌。2020年12月23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
林下产品公司成立不足1年的时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产品冷极旗舰店正式落户牙克石。“冷极山珍”“冷极冰泉”“冷极醇”……曾经“五花八门”的林下产品统一披上“冷极”盛装,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赢得了广泛赞誉,产品销售持续走高。
线下好口碑,线上不停歇。林下产品公司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充分利用线上流量带动线下产业发展。“冷极”品牌接连入驻微商城、淘宝、抖音、快手、亚马逊等平台,全面开启线上销售。同时,委托外部公司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力求在外观和产品理念上既蕴含林区特色,又致力于研发符合当前互联网生态系统下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经理王冰哲说:“我们致力于在线上打造原产地、林场直供,保证货品新鲜,产地直发,第一时间让消费者感受到大兴安岭的味道。原产地直供省去了产品中间环节,推动林产品公平贸易,不仅解决市场、物流等‘最后一公里’难题,更是电子商务平台把服务延伸到林区各林场和林户之间的好举措。”
从开启线上销售,仅在中粮电商平台“我买网”上,不到1个月的时间,林业产品公司林下产品销售额就达到了76万,“冷极”品牌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改革,以实效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最终标准,让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民生。森工集团结合主责主业、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需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了应有作为。
在品牌创建的同时,2021年森工集团完成了各森工公司及监管企业的在营项目统计清单、重点打造项目清单和2022-2025年拟建项目清单的情况汇总,收集整理了各类产业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为林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
参加展销会、产销对接会、线上直播+线下推广……2021年,森工集团多措并举,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有力促进林下产品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提升了林区特色品牌知名度。
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线下”到“线上”,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林区林下经济正沿着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迈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碳汇经济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林业碳汇交易是碳排放权交易中一种重要补充机制,是开展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渠道,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进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森工集团高度重视,固本强基,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将林业碳汇作为凝结生态保护建设成果的优质生态产品,架起市场与生态建设企业的桥梁,打通GDP向GEP转化的通道,成立了林业碳汇工作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在国内先行提出以“碳汇数据库”为基础的碳汇资源管理体系。
2021年初,内蒙古森工集团注册成立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确保林区碳汇资源效益最大化、碳汇产品价格市场化,推进形成价格主导型碳汇经济。
2021年4月8日,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碳汇(VCS)首宗挂牌成交签售仪式在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圆满完成,26万吨VCS减排量挂牌竞价交易成功。此次森工集团林业碳汇(VCS)项目减排量交易作为自治区首宗碳汇产权交易项目,是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2021年度首宗公开挂牌转让的碳汇产权交易项目,是中国产权交易机构拓宽要素资源服务市场功能的首宗碳汇产权交易项目。
实际上,早在2014年,森工集团就开始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开发储备的国际国内标准林业碳汇项目9项,实施碳汇交易项目6笔。2017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完成了第一笔40万元林业碳汇交易,迈出了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步伐,为森工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谋势者智,驭势者赢。“双碳”大幕拉开,内蒙古森工集团紧抓机遇,持续在项目谋划储备的体量、质量、深度上下功夫,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林业碳汇工作,积极在林业碳汇交易上先行先试,勇当“两山”理论的实践者、绿色崛起的引领者。
探索不停,砥砺前行。森工集团碳汇产业将以“六个一”为方向,即力争实现到2030年完成同期国家森林蓄积增长任务10%的“一个目标”;全面构建以“一库三平台”为基础的林业碳汇资源管理“一套体系”;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碳汇储备的“一个基地”;开发储备碳汇“一批项目”;着力培养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批人才”;积极推动《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实现“一个突破”,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与碳中和新机制新途径,为更好地发挥森林碳汇功能,转化碳汇生态价值,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林区改革时至今日,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从伐木到护木,再到发展特色产业,一幅林区美、林业兴、林工富的产业转型图景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