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2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2022国资国企改革十件大事发布会以线上的形式召开。首先感谢彭华岗秘书长、乔东司长以及各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点参加我们的会议。

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剧。应该看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显著积极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围绕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我想从四个方面和大家进行分享:

深化企业改革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二十大作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重要部署,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微观制度基础之一,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最大的国情,又坚持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市场化改革方向。

而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健全“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落实党委(党组)研究讨论前置程序,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尊重和支持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全方位加强独立董事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独立董事履职能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带动公司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特别强调独立性,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大股东尽职尽责,不得损害公司利益。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支持和鼓励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加强内部制衡,公开透明地经营。

此外,要进一步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方面要重视ESG信息披露工作,树立主动披露意识;另一方面要推动ESG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建立健全ESG内部制度体系和管理架构,持续加强ESG能力建设。

做强做精主责主业,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重视规模、速度到重视质量、效益,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企业的定位目标也要发生转变,从过去强调跨越式成长、强调大和强,到现在强调做强做优做大。

关于企业大小、发展快慢,其实也要量力而行。大企业定位世界一流。世界一流是什么?就是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和治理现代。国资国企要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分类施策全面对标,进一步深化“四个专项行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中小微企业围绕着“专精特新”,目标是做“小巨人”、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

不管世界一流还是“专精特新”,都要突出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效益,奉行专业主义、务实主义、长期主义,扎扎实实、心无旁骛地做强主业。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能力都是有限的,大多成功的企业都是长期恪守主业、进行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一些企业因为违背经济规律,盲目铺摊子,乱投资,业务多而不精,规模大而不强,有的更因为过度多元化、金融化,导致主业空心化,脱实向虚。

今天面对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经营要更加稳健,围绕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构筑核心竞争力。要业务焦圈化,如果画一个十字线,从横向来讲,企业的业务不能太多,要聚焦主业;从纵向来讲,产业链不宜过长,要深耕主业。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竞争激烈的过剩行业里,可通过市场细分和产品细分,创造新的竞争力,把企业打造成行业龙头或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进行有效、有目的和有质量的创新

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未来增长的新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增长引擎,这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优秀的企业会尽量平抑和减少风险。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受到一定的商业约束,在创新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效益导向,深入研究思考,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果。

要加大创新的投入,强化实验室建设。我国企业已进入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阶段,不少技术和产品由“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但仍需要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建造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要健全激励机制,壮大一流创新人才队伍。在如今的新经济和高科技时代,要重视各类资源要素的发挥。企业发展不能只关注土地、厂房、设备、资金,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活生生的人。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在于健全激励机制。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有机关系。机制是企业的活力所在,是企业改革深层次的问题。要通过实行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跟投等中长期激励计划,吸引和留住人才,不断壮大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是连接经济和金融的枢纽,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年,资本市场有力地支持了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支持了国企、民企、中小企业等我国各类企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新《证券法》颁布、全面注册制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等,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持续优化的上市平台。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要在公司治理、做强主业、创新发展、防范风险、回报股东等五方面发力,把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提升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益和市场价值。

我国企业可以将现有的未上市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同时通过资本重组、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解决同业竞争,形成做强做优一批,调整盘活一批,培育储备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

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企业成功之路上的重要助力。作为科技成果转换的生力军,当前,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各类工具,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我们召开2022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2022国资国企改革十件大事发布会,邀请了知名专家及学者、企业代表共聚线上,分享、探讨企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企业改革与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热点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企业发展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推进我国企业深化改革,让企业发展活力充分涌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而奋斗。

(本文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2022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2022国资国企改革十件大事发布会上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