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李稻葵: 当前经济要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

过去十年(2010-2019)中国增长速度逐年下滑,平均每年下滑0.33%,这个态势必须逆转。经济增速下滑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治理能力日益强大,国家治理更加有序、高效,防止了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反映在经济运行上,规范有序也带来一个负作用,那就是经济过冷。经济过冷的意思是指,实际经济运行的速度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 如果经济长期过冷,失业还会加重,社会的稳定就会遭遇挑战;科技研发动力会下降,科技进步也会放缓;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包括军队的装备能力提升都会放缓,赶超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趋势也可能都会逆转。这是一个基础性、长期的风险,必须高度重视。

所以,经济工作包括宏观经济治理工作的思路要变,要从过去防过热变成防过冷。这个惯性的思维要改变,各种工作思维都要随之改变。其中最根本的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思路要改变。

抑制消费的各种政策问题如果不解决,中国经济长期过冷,长期运行在经济增长潜力之下,中国经济将面临重大风险,乃至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最大风险。 短期内,中央政府应赶紧推出有助消费恢复的政策。可以在支付环节提供补贴。研究已经表明,10亿的政府支出,拉动了40亿的消费。那么如果中央政府拿出5000亿补贴,根据上海的经验,最后能带动两万亿消费。 同时要想方设法鼓励民营企业继续投资。具体怎么办?要明确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不仅要讲“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发展国有经济,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而且要从根子上讲,民营经济和国有企业一样,也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这样可以从根子上给民营企业家吃定心丸。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潜力要素,我称之为KPLKcapital,中国的储蓄率高。保守估计居民存款总额占GDP的比例是35%,高额的储蓄率,为投资提供了充分的基础。

Pproductivity(生产效率)。生产效率靠研发,中国研发能力比十几年前大大提高了,研发的总支出量,按现价美元计算跟美国非常接近了。而且,中国一年培养357万理工类专业大学毕业生,这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多。

L之前指的是labor,现在演变成人力资源。我们不应该有人口焦虑,原因是尽管我们人口总量可能见顶了,但是人力资源总量还在上升。=

(文章来源: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