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央企热议“新质生产力” 中国移动声量排名第一

  “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相关话题在国资央企领域也引发较大关注。

 

【背景】

张玉卓: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3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创新和质优是重中之重。谈及今后中央企业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张玉卓用“源”“升”“态”来概括,即技术源头、产业升级、产业生态。在产业升级方面,中央企业在传统产业方面布局较多,现在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产业升级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

2023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了一个全新术语——“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概念提出以来,国资央企等经济组织开始积极响应,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202312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国资央企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此次会议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进一步介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各国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其中,关于“两个行动”,核心内容是: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新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加快以技术突破支撑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系统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创新中央企业、地方及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合作模式,强化跨企业、跨领域协同,共建高效协同、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战新产业基金落地见效,切实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地发挥国资央企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未来,国务院国资委将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统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传播】

“新质生产力”                                            在网页、客户端舆情热度较高

舆情概述

《国企要参》数据监测显示,在202432日至38日监测周期内,通过对微博、微信、网媒、论坛等活跃媒体和大型网站热度统计,涉及国资央企“新质生产力”舆情信息总量为97721条。

舆情热度最高峰出现在37日,次高峰出现在36日。

数据监测显示,相关舆情信息在全平台均有分布。其中,网页27049条(占比28%),客户端26417条(占比27%),微信20946条(占比21%),微博15220条(占比16%),头条号3212条(占比3%),报刊2191条(占比2%),其他类型2686条(占比3%)。(见图1

从舆情情感属性来看,积极、正面的占17.2%,客观中立、中性舆论占82.5%

从关键词云图看,“新质生产力”“产业”“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经济” 等词提及频率较高。

从舆情的地域分布看,北京、上海、广东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山东、江苏、四川、河北、陕西、安徽、河南。

根据媒体发文数量排名显示,金台资讯为全网发文数最高的媒体,共发文903篇;澎湃新闻排名第二,发文770篇;东方财富网排名第三,发文699篇;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社、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发文数量居前8名。

通过全平台数据采集与分析,以相似文章数为热度排序依据,在监测周期内,国资央企相关舆情热度排名前5位的热门文章关注度较高。(见表1

36日,新华社发布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从全国两会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文,位列本期热度榜第一。文章提出多个国有企业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主攻方向,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中国青年网关联矩阵媒体转发了上述文章,并同步发布于客户端、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贵阳日报》、中国军网、《新京报》、中工网、《扬子晚报》、观察者网等主流媒体均转载了该文章。全网相似文章数达386篇,相关信息量在37日达到顶峰。

涉及该文章信息的所有渠道中,新华社、《新京报》、中国青年网声量排前三名;在分平台传播方面,网页、客户端、报刊为主要传播平台,占信息总量八成以上,分别为42.99%25.95%11.46%

 

【响应】

中国移动响应度最高,                               国投和中国电子分列二、三名

本监测周期,以“新质生产力”为关键词,97家央企响应度声量排名中,中国移动最高,综合声量值为632.05;国投和中国电子综合声量值分别为610.07594.27;中国石化和中国电信的声量值分别为551.33523.05;兵装集团综合声量值为0。(见表2

分平台传播具体情况如下:

网页平台中,中国移动的声量值最高,为3652;其次是国投、中国电子、中国石化,声量值分别为310423921523;接下来是中国中车、中国电科,声量值分别为14001327;其余企业声量值均低于1300

客户端平台中,中国移动的声量值最高,为3524;其次是国投、中国电子、中国石化,声量值分别为281425071542;接下来是中国电信、中国中车、中国海油,声量值分别为1200945920;其余企业声量值均低于830

微信平台中,中国电子声量值最高,为3973;其次是中国移动、国投、中国中车,声量值分别为199516281372;接下来是中国电信、中国石化,声量值分别为794790;其余企业声量值均低于740

微博平台中,中国联通声量值为5312;其次是国投、中国电子、中国移动,声量值分别为40931373868;接下来是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海油,声量值分别为742574427。其余企业声量值均低于340

论坛平台中,中国移动、国投、中国海油声量值较高,分别为281241175;其余企业声量值均低于140

数据监测显示,中国移动的响应度最高,相关文章主要聚焦于澎湃新闻发布的《中国移动杨杰:建议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文。文章复述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关于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案。

 

【典范】

央企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中国移动、国投、中国电子、中国石化和中国电信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舆情声量排名前五。舆情监测显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此五家央企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多维度的努力,不断推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移动通过AI+”行动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并持续以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强调,数据、算力和人工智能是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中国移动不仅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络,还在5G行业应用和工业互联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投近年来始终致力于通过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等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多个相关报道显示,国投的投资方向明确,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以期在未来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在此次两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中国电子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通过原创性技术变革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拥有厚实的基础,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企业已经掌握了石油石化主体技术,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正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强大的技术竞争力塑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信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正在布局七大战略性新兴业务,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志勇强调,要加快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产业引领的安全作用支撑,达到高水平科技创新。

目前,中央企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已有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今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抓好落实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市场大有可为。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引领下,央企正不断修炼“内功”,提升创新实力,为自身和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征程上努力做好典范引领作用。

 

【意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在一些领域要看准未来关键技术,找到突破点,以便若干年以后来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因此,要加强原子级制造技术的研究,赋能集成电路、精细光学、高端传感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助力信息通信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材料创制、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如果说“从0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么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具备高效率、高质量,而且要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可持续性。

实验室里自主研发的成功只是科研的第一步。在技术转化为产品后,高校科研人员应该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可靠性问题,使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最终才能真正解决高端装备设计制造的自主性问题。由于资金、人才等投入巨大,目前部分领域对11010100的关注度远远不够,而这正是高可靠性和高可持续性生产力所必需的环节。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各方合力,人才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是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就在于人才支撑。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沈复民:                           “智改数转”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新质生产力至少包含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技术本身就可以发展为一种产业;二是这种技术能够赋能其他行业的应用。

人工智能浪潮掀起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不能忽视新技术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引导其为生产生活带来更加良性的影响和促进。

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工业制造。例如:以工业检测技术为代表的工业大模型能够帮助半导体行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良品率;大模型技术能够运用在安全生产、能源化工、交通、烟草等行业,依托视频AI分析技术,全面、无死角地预判安全事故的发生。制造业企业的“智改数转”,正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

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算力硬件的投入,也要重视人工智能模型本身和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发展,“软”“硬”协同提升产业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场景,例如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需求侧的深度融合。同时,政府能够给予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充分参与市场、场景建设的机会,这也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和生态的发展,进一步带动生产力深层次变革。

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          利用金融力量激活创新动能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根本,要利用金融力量激活创新动能,需要用一整套“组合拳”去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从客观上看,我国目前的金融供给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呈现出服务科技创新效能不足以及堵点、瓶颈较多等问题,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首先,可从政策供给端营造稳定、连续、精准的投融资生态;其次,继续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再次,扶持培育更为积极的创投市场。

同时,要优化间接融资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惩戒的监管机制,从根本上化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以及信用机制不健全等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商业银行应强化自身产品创新,结合新经济企业发展特点,根据科创企业发展阶段,在授信、期限、额度、模式上进行分层差异化设计,不断创新丰富支持新经济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

此外,要加强债券市场化机制改革。提高对中小微企业增信支持,简化发行注册流程,支持更多科技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持续的中长期融资。创新债券融资工具,丰富多样化的债券融资产品,推动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加快资产证券化发展,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债券融资。

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                            国企应主动推进跨学科、                                                跨领域集成创新

新质生产力源头在新科技、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落脚点在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发展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构建原创技术的发现和识别能力,提升原创技术的应用转化能力及生产能力。

建议央地国企要主动作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牵头建设一批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科技人才引进培养、重点项目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发挥支持作用。央地国企还要在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面发力,以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

应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不断增强新型工业化自主可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大企业和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创新资源整合作用,主动推进跨学科、跨领域的集成创新,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自主化进程,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互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