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进 持股占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
“要分层分类推动改革,混改更多是要聚焦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所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要合理设计和优化股权结构,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进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进来,作为积极股东参与治理,至于非上市公司相应的股比还可以再大一些,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10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表示。
调动活力 逐步形成体制机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以“1+N”的政策体系作为顶层设计,在此指导基础上,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拉开序幕。与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在今年也进一步启动了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提出到2022年要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
翁杰明表示,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首次实现了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全面完成了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
今年1-8月,我国中央企业共引进社会资本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28%。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中央企业与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实现协同发展,投资入股超过6000家的非公企业,投资总额超过4000亿元,形成了一批高精尖的“隐形冠军”和各领域的龙头企业。
翁杰明说,有改革,就会有挑战。以混改为例,不存在“一混就灵”。随着国企混改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宽,以混促改,经营机制转换不断加快,在开拓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适应性的压力。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如何管理,员工如何适应市场化,随之而来的就业稳定问题颇受关注。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10月12日在公开场合表示,对国企改革,樊纲强调要防止出现民企国企化现象。“我们要思考,如何真正实现混改,如何让民企机制融入、注入,使国企得到改革。我想这是这次改革的精神所在。”他说,“我们不缺国企,我们需要更多民企来支撑中国的创新发展。改革的方向是,在资本重组的过程中,让民企得到更好的发展。”
明确未来三年目标措施
2017至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从67家增加到80家,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7.3%、20.6%,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了5.9%,累计上缴税费10.9万亿元。在吹风会上,翁杰明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这些改革成果的取得,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的明显提升。”翁杰明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在混改方面,今年1-8月,中央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引进了超过1700亿元的社会资本,同比增长28%。同时,中央企业还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与广大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投资入股超过6000家的非公企业,投资总额超过4000亿元,形成了一批高精尖的“隐形冠军”和各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技术创新方面,2019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8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健全研发投入效益加回机制,也就是把研发投入的资金在考核中加到效益里来,进一步提升科技指标权重,加大科技奖励在考核当中的加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5%以上。
在结构调整方面,将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国资委明确,要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对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希望通过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翁杰明说。
鼓励国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20年国资委从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于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高度重视,并专门在内部机构改革过程中成立了科创局,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包括组织引导加强科技创新加大了工作力度。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表示,下一步将从三方面来加大创新力度。
第一,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我们有一个统计,也是这几年工作的成果,2019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819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5%,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研发投入效益加回机制,也就是把研发投入的资金在考核当中加到效益里来,进一步提升科技指标权重,加大科技奖励在考核当中的加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我们有一个目标,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5%以上。
第二,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同时要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应用,加速国有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第三,要持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国资委将积极履行出资人职责,制定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比如在工资总额方面,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的工资允许实行单列管理。再比如,在中长期激励方面,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企业的股权和分红权激励力度,对于攻关团队的个人持股比例、股权激励范围、收益分红比例等给予特殊支持。同时,鼓励中央企业灵活运用政策,通过推动技术成果作价入股,推动实施创新业务的员工跟投计划,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为分红激励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这方面我们前不久刚刚启动了一个“科改示范行动”,实际上也是想把综合的政策用到一个一个企业里面,更好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