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河南:助力中原崛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河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众多央企在此布局。

2023年以来,央企与河南省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了河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合作不仅体现了央企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省份的吸引力与活力。

总体概述

2023年以来,央企在河南的投资总额持续攀升,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仅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期间,与河南达成的签约项目就超过700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亿元以上签约项目678个,其中,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23个、总投资1235.3亿元,占签约项目投资额的21.2%。这些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随着项目的陆续落地与建设,预计将为河南省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效应。

为深化央企与河南的合作,河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政策。例如,在强化顶层设计方面,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与央企的合作,将央企引入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定专项规划、出台支持政策等方式,明确合作方向和目标,确保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河南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央企在豫投资提供便利。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河南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引导央企投资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河南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在创新驱动方面,河南省注重发挥央企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央企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提升河南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合作模式

2023年以来,央企与河南省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直接投资或与地方合作等模式。

央企直接投资方面,2023年以来,央企积极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纷纷加大对河南省的直接投资力度。例如2023年6月举行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河南)中,桐柏县与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天然碱矿伴生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总投资118亿元。该项目是这次“国字号”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中唯一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

2024年7月22日,中国能建在河南南召县板山坪镇漆树沟村投资约50亿元的南召县绿色建材园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在五年内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工业产值20亿元,年税收4亿元以上,带动就业约6000人。

央企与地方政府或国企合作方面,多家央企与河南地方政府或地方国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合资企业等形式,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例如,2023年8月30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生态环保公司与焦作市马村区政府签约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生态环保公司与焦作市马村区政府共同成立“南水北调环投(焦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拟实施5个子项目,涵盖12个子项工程。

2024年6月6日,洛阳市应急管理局与驻洛的中国水利水电六局小浪底项目部、中国水利水电七局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部、中国安能二局洛宁项目部举行应急抢险救援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央企在河南帮扶方面,央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通过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健康帮扶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例如,近年来,中国石油河南销售公司通过对地方石油化工、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高效产业项目的持续投入帮扶,有效提升帮扶地区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为地方经济注入发展活力。投资17亿元改组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形成聚碳新材料产业及其上下游规模化产业集群。此外,依托黄河文化、万亩荷塘等自然禀赋,投资5000余万元,在台前县姜庄、范县韩徐庄援建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实现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投资6000余万元,扶持打造一批以食用菌、温棚瓜菜、预制菜加工、花卉种植等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帮助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重点城市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是央企与河南合作的前沿阵地。2023年以来,郑州吸引了大量央企投资,合作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以中铁七局集团为代表的多家央企在郑州设立了区域总部或重要分支机构,不仅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还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了郑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于2023年12月1日在郑州投资20亿元成立中原区域总部项目为例,其目标是要在河南建立起以产业投资为引擎,产业经营为基础,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产业发展等为动力源的“1+3+3”战略布局,打造中原地区智慧电气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有力支撑河南省建设现代化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洛阳作为河南的重要工业城市,在央企的助力下正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洛阳依托其深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实力,与多家央企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例如,上榜“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的“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有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中信重工等企业重磅产品护航;“雅万高铁开通运行”离不开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支撑;中国船舶七二五所多项创新技术助力“深中通道主线贯通”。在“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中国船舶七二五所研发的铜镍合金管系产品应用在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上;洛阳轴研科技为全新一代18兆瓦海上直驱风电机组提供了关键配套。

2024年5月30日,华润电力洛阳公司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5.925MWp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位于洛阳市偃师区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院内,项目利用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屋顶约6.2万平方米建设光伏电站,交流侧装机4.935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开发模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670万千瓦时,可减少标准煤燃烧243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89吨。

重点项目

2023年以来的央豫合作浪潮中,多个中央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在河南省内布局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河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例如,中国铁建参与的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区项目。是由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与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六局、中铁二十一局、中铁二十二局、中铁五院、中铁建设集团、中铁建中原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了河南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约301.56亿元,采用“政府授权+投资人+EPC”模式实施,项目投资回报主要包括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项目合作期暂定为15年,其中建设期为14年。该项目是中国铁建2022年以来在中原区域中标的最大投资规模项目。

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北靠郑州主城,南接南部新城,东临经开新区,南达航空新城,依托郑州南站交通枢纽功能,缝合管城区、经开区及港区周边板块。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包括片区范围内的土地平整,约122公里市政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超10000亩的绿化景观、河道治理等工程。

2023年开工建设的中国石化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被选入“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据了解,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批复总投资278亿元,拟建设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装置、15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6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等主要生产装置13套,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并同步实施炼油适应性改造,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建成投产。

该项目建成后,将年销售各类化工产品约300万吨,减少中国市场对高端产品的进口依赖,推动炼油向化工转型,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是中国石化与河南省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而共同谋划的重点项目,也是推动洛阳石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项目秉承“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的理念,按照延链、补链的思路规划下游化工产品链,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市场对高附加值及新材料产品的需求,在装置设计、工艺技术选择方面坚持“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原则,设计能效、碳排放、水资源利用率、装置设备设施国产化率均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主要采用国产化技术,对于提升国产化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是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区位优越。在洛阳规划建设百万吨乙烯项目,有利于进一步补全中西部地区石化产业链的短板,推动河南省打造绿色石化及先进材料产业基地,优化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

展望未来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央企与河南的合作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央企与河南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对接,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共同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项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双方将继续携手并进、共创辉煌,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