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思维助企业家应对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什么有的企业家能够做到审时度势,从容镇定,逆势而上;有的企业家却紧张焦虑,忧心忡忡,应对无方。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企业家思维角度、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差异所致。企业家面对疫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应具备六大思维,即:过程思维、底线思维、责任思维、创新思维、机遇思维、战略思维。
一、过程思维
所谓过程思维,就是基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思维方法,企业家在分析事物时,需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全链条的过程去认识,并自觉找出构成过程的各阶段的要素,使自己的思维始终能够站在疫情发展的全过程来把握事物疫情的脉络,进而减少急于求成的思维问题。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时间是从2019年11月下旬发现病例,与2003年疫情时间接近,其确诊病例数量(截至2020年2月28日)达7.9万,是2003年的10倍以上,波及面广,其危害、影响远大于非典疫情,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本次疫情有可能也需要数月才能结束。因此,这次疫情发生、暴发、消退的过程与上次“非典”具有惊人的相似,这个过程是必然要经历的,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因此,企业家一定要运用过程思维,从事物发生、发展、结束的周期看问题,既不能心存速胜论、操之过急、急盼疫情结束;也不能心存毁灭论、前途暗淡、失去胜利信心。要坚持过程论,在整个疫情过程要做到暖心、留人、安全复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因聚集感染,人员隔离产生新的困局。用最大的耐心,待疫情这个过程结束后,再甩开双臂,大干快上。
二、底线思维
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对未来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的思维。底线思维是每一位企业家时刻都需要树立的预警思维。
面对疫情,每一个企业家都应从更大的视野来观察我们经济的底线思维,并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去思考。
首先,从宏观看,中国经济2019年总量接近100万亿,但其增速已经从2007年的14.2%下滑为6.2%,处于中速发展区间。
本次疫情,一季度近开工严重不足,预计减少5万亿GDP,再加上春节期间餐饮、旅游消费预计减少1万亿(参照2019年春节期间餐饮、旅游消费数字),更使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再加上外部世界经济提振乏力,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打压,中国经济可谓是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如果本年GDP增速继续降低,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进入经济低速增长区间。
其次,从微观看,每一个企业都将面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停摆,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停工时间长、复工难度大、防疫任务重、员工到岗难等诸多困难。基于底线思维,现在企业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这四件事:第一是留够钱,确保企业活下去;第二是留下人,留下企业复苏的火种;第三是留住上下游,确保不发生难以履约导致的法务危机;四是用好各项政策,要为企业复苏用好各项政策,分得政策红利。
著名企业家曹德旺面对疫情说:“现在全球经济都不好,中国经济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做好了和这个国家一起过苦日子的准备”。曹德旺这种“过苦日子准备”的观点,就是对未来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方向努力的底线思维,也是对企业家一次清醒的预警。
三、责任思维
责任思维就是作为企业家对企业应担当的责任所进行的层次思考。面对危局,我们无法改变,就要积极面对危局,担负起企业家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家在进行责任思维时,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对员工的责任思维,是企业家对员工利益和追求所进行的思维。员工为什么来企业打工,在疫情下员工有多大的困难,企业能为员工做什么,这些都是企业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正月十五,正是疫情爆发的关键时期,老乡鸡老板束从轩一段手撕员工减薪请愿书的视频在网络火爆起来,事情起因是老板束从轩在收到武汉100多个店的员工上交疫情期间减薪请愿书后,他把自己录制的一段对员工讲话和手撕员工减薪请愿书的视频发到网络,引起强烈的反响。这段视频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反响,就在于引发了大家对企业家对员工责任的思考,尤其是束从轩“卖车、买房也要个大家发工资”的庄重承诺,更引发了社会对企业家责任的探讨,也引发了企业家对自己责任的思考。
(二)对客户的责任思维,就是企业家站在客户角度,为客户分担忧愁和分担损失的思维。疫情之下,许多企业难以自保,但也有企业以责任的担当,彰显出为客户减少损失的最大诚意,这体现出的就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思维。
面对疫情,万达于1月28日率先提出减免租金,以及相关的物业管理费,预计减免金额达数十亿。此举经媒体报道迅速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企业,园区和政府纷纷响应,都推出了一些列减免租金、物业费的举措。有人看到的是万达的公关行为,但如果万达王健林没有对客户的责任思维,就很难在“武汉封城”第六天就做出这样的决策。
对社会的责任思维,就是企业家跳出自身利益、利润的局限,而为社会贡献和分担责任的思维。只有牢固树立了社会责任思维的企业家,才会在社会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
面对疫情许多企业家组织企业捐款捐物,表达爱心。还有些企业迎难而上,以责任和担当解决疫情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口罩紧缺的状况,上汽通用五菱一句在“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 口号的激励下,只用三天时间就联合供应商建成了生产线转产口罩,成为第一家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的汽车企业,他们还以“只赠不售”的方式,一部分交给政府统一调配,用于支援防疫一线;另一部分直接捐赠给防疫一线人员、上下游产业链等合作伙伴。目前日产量达到170万只,为缓解“一罩难”做出了贡献,体现了这家始建于1958年老国企的社会责任。
同样,面对疫情,众多央企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做好主业支援抗疫,另一方面围绕抗疫创新转型。中国建筑所属中建三局,牵头扛起10天内建设1000张床位火神山医院、1600张床位雷神山医院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如期完成,创造了中国速度的奇迹;中国建材践行产业报国的承诺,所属北新建材等企业24小时全天候火速驰援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以及全国19个省36个市66个医院重大工程援建和材料供应;新兴际华集团整合所属企业3502厂、3534厂、3543厂、3521厂等原军装生产企业的所有力量,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支援抗疫一线;众多央企扩大社招、校招计划,给就业市场吃下“定心丸”;许多企业为复工组织“点对点、一站式”包机、包专列、包车确保员工直达返岗。还有更多企业为抗疫捐款、奉献,这些都进一步体现了大疫之下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责任思维绝不是面对疫情的一时之念,恰恰是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和使命感,企业家就难以在疫情中临危不惧,坚持和担当。
面对疫情,企业家对员工、对客户、对社会的态度,不仅是一个思维层面的问题,更是检验优秀企业家是否具有责任、担当的重要标志。
四、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对自己固有思维突破的意识活动。面对疫情,创新行为既有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更有经营和管理的创新。企业家要善于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突破。
(一)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创新。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民必须产品。疫情之前,中国日产量只有2000万只,占全世界产能的50%,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的口罩产能已经达到3500万只,但中国14亿人口,复工、开学等问题,即使每天有一半人需要口罩,也要7亿只。
面对产能和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海南一家企业就研究出一种像卫生纸卷一样的卷纸式口罩,使用时只要剪下具有多层防护功能的口罩,再将作为附件的鼻梁条、耳绳插到口罩预留的孔洞,就可以佩戴了,这种创新口罩,可以较原口罩提高产能5——15倍;
上海一家企业研究出一种 “1个顶20个”的口罩。这种口罩采用新型纳米材料,带有替换内芯,过滤达到了N95级别,可多次消毒、冲洗,可循环使用20天,有效的解决了一次性口罩的消耗量;
两种口罩,一个提高产能,一个减少消耗量,从不同角度创新行的去解决全民需求、市场不足的问题。
还有滴滴给全国网约车在前后排座位之间加装了塑料薄膜,形成了一个前后排巧妙隔离的“安全舱”,有效减少了司乘人员之间的感染,也提高了出租车的载客量。这些疫情期间的创新之举,就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
(二)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
2月初,西贝莜面创始人贾国龙向媒体呼吁,2万多员工目前待业,一个月工资支出就在1.5亿左右,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随后,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立即响应,向西贝发出“共享员工”的号召,盒马鲜生的“神操作”,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强烈反响。接着阿里巴巴推出“蓝海”就业共享平台,提供1万个工作机会,通过短期临时用工形式,为全国各地餐饮企业解决“空岗付薪”难题,随后陆续有餐饮、酒店、影院、百货、商场、出租、汽车租赁等 32 家面临困境的企业加入进来,阿里和西贝等企业的合作,既拯救了这些濒临倒闭的企业,也拯救了千千万万即将失业的人员,可以说这是一个抱团取暖、共渡难关的绝佳案例。
这一个人力资源供应链的创新整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经营生态:首先西贝和其他餐饮服务业企业解决了停业期间员工薪酬的问题,而阿里巴巴和盒马鲜生获得大量健康合格的员工,缓解了招人难的问题;社会缓解了员工暂时性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还为疫情之后餐饮、服务类企业复工提供了用工保障;更重要的是,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都彰显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盒马鲜生“共享员工”的创举,也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在复工时倡导的新的用工方式之一。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是生产函数的重新确立。如果说上述两种口罩和“安全舱”的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产品与技术的组合创新,那么盒马鲜生“共享员工”的创新之举就是生产函数的重新确立,是经营管理要素的创新,因此企业家在疫情之下进行创新时,既要关注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更要善于对经营管理资源要素进行新的组合,让经营管理创新为企业渡过难关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机遇思维
机遇思维就是根据当前出现的宏观变化,站在未来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立足于现在开始行动的思维。面对疫情,我们企业家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要从这次疫情中寻找到未来新的机遇,新的需求。
本次疫情将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
影响一:现代社会治理升级
未来在防疫、防控、防灾、应急等方面,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让大家更好地增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带来一系列的产业机会。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医疗体系、农副产品、物流效率、应急灾备、信息溯源、更大范围的甚至具备人工智能的灾备预测系统平台等等;各种新型科技力量会不断应用在如何更好地服务14亿人口的现代社会治理上。
影响二: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带来大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此次疫情后,人们的卫生习惯、健康习惯都将具有重大的改变。野生动物将禁止交易和食用,饲养业、冷链产业、人造肉未来在中国具有美好的产业机会。
影响三:线上行为替代
院线革命开启。《囧妈》的免费放映,很可能会导致线下院线革命的开始,随着4K高清与5G时代的到来,传统线下院线可能越来越被动。云相声、云演出、云健身,一系列文体活动转移线上正成为趋势。
视频会议领域加速发展。在疫情环境下,视频会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这次疫情将会加速这个行业未来十年的成长。我们现在看到绿地、华为等企业已经在线上召开发布会,恒大也开播云看房,标志着这种趋势的到来。
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成为工作必须。在线办公,多人协作任务管理工具、线上业务流程管理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原本线下的行为转移到线上。钉钉的火爆、线上直播课程的火爆、各类名家纷纷线上直播的火爆,正在改变人们的办公、学习习惯。
这些既标志着线下主导办公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线上主导办公、线上与线下并存时代的到来。
影响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变化
根据中国经济结构,房地产是一个可以带动上下游100多个产业的支柱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次疫情后,无锡、西安、天津、南京、南昌等多个城市密集出台提振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包括延期缴税、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要求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等等多个方面,房地产业“限购”可能适度松绑的信号已经发出,房地产业又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力量。当然,新一轮国家对民生、基本建设领域的投资也将成为期待的力量。
影响五:母婴市场需求扩大
2015年中国放开生育二胎,目前生育率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2019年全国的出生人口为1465万人,比2018年(1523万)少生了67万人,进一步呈现下降趋势。本次全国宅家抗疫,使忙于工作的育龄夫妇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自己的生育计划,势必在11月前后,爆发一个“抗疫宝宝”的生育高峰。母婴市场将有快速增长,3年后幼儿教育市场、托幼市场都将有快速增长。只要新的生命不断降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会越来越有希望。
影响六:中国将由“硬实力”向“软实力”建设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上半场,遵循的是“钢筋水泥”模式,我们搭建好了国家的基础设施,以本次疫情为转折点,中国经济将进入下半场,将由“钢筋水泥”模式,升级为“精耕细作”模式,由“硬实力”建设向文化、旅游、康养、教育、医疗、生态、人居环境等“软实力”建设迈进,中国经济真正进入以人为本的“高质量”、“高品位”发展阶段。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就会看清未来的趋势,从危局中看清未来的机遇,企业家应该运用自己的思维,来找到企业与未来机遇的契合点,瞄准未来加油干。
六、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谋定而后动、行稳致远的思维。是对企业长远问题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思维。疫情之下,有人惊呼,2003阿里巴巴异军突起,2020阿里巴巴风生水起,为什么阿里巴巴每次都能在大灾大难面前逆风飞扬。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创始人马云高超的战略思维,才具有了“乱云飞渡任从容”精彩。战略思维主要包括根本性、长远性和全局性三个方面。
(一)根本性思维,就是企业家对企业方向和所选择道路的思维。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发现阿里巴巴的企业愿景非常与众不同。很多企业的愿景多是成为世界(或国际、行业、区域等)一流企业,而阿里巴巴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以时间长度、幸福指数定义自己企业愿景的战略追求: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活102年”。
从以上三句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找到阿里巴巴的方向和道路。正是由于阿里巴巴确定了与众不同的方向,才会按照102年来思考自己的企业。
从其目前已经确定的,到2036年“服务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的战略目标来看,可以看到一个立志活102岁的追求幸福的企业,清晰的目标,必胜的信念。而阿里巴巴道路的选择——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就使阿里巴巴跳出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局限,站在了为社会、为中国、为全球分享数据的高度,阿里确定的“电子商务服务、蚂蚁金融服务、菜鸟物流服务、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广告服务、跨境贸易服务”六大业务,正是基于平台战略来构建的。习近平总书记说:“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这既是对中国革命胜利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方向、什么样的道路的启迪。方向正确,道路不对,企业的战略愿景也很难实现。可见,企业家根本性思维的重要性。
(二) 长远性思维
所谓长远性思维,是指企业家在进行战略思维时,对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发展的走向、应对的策略等进行谋划的思维过程。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在谈到马云时,曾有这样的描述:你和马云谈事,他和你谈的都是15年后的事;今天阿里的一切,都是他10年或15年前的布局。马云说:企业家要树立未来观,“未来观就是必须站在未来思考问题,站在30年以后来看今天。企业必须以创新去解决人类未来所要面对的问题,引领社会进入新的时代。如果不能从未来来看问题,我相信你的企业很难走得很远”事实正是如此,阿里巴巴今天在疫情下所展示的一切,都是在10年前甚至更多年前布的局。
彼得德鲁克说:彼得·德鲁克说:“如果不着眼于未来,最强有力的公司也会遇到麻烦。”面对疫情,企业家一定要以宁静致远的心态,理清自己的长远思维,使自己的思维始终站在企业发展的未来。
(三)全局性思维
所谓全局性思维就是企业家立足本企业,放眼全社会,将自己企业的发展变化与行业、市场、社会、世界、人类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而达到把自己企业放在更大的外部环境来看的思维过程。全局性思维既是企业家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关系能力的体现,更是企业家格局、境界的综合体现。
本次疫情下,阿里巴巴于1月25日就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后又开通“防疫直采全球寻源平台”,联合物流合作伙伴,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资,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物流解决方案,并以最快速度将物资运回中国武汉及其他疫情严重的地区。为什么阿里巴巴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就能集合全球的力量服务于抗疫之战呢?这不能不说马云于2013年运用天网、地网、人网所构建的“菜鸟科技”物流平台所发挥的作用。什么是天、地、人网呢?
天网就是打通阿里电商体系、物流公司、商家、消费者之间的数据分享平台;地网就是国内、外各个中心区域布局的仓储物流中心;人网就是快递员、服务站、自提点。马云为阿里巴巴构建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战略大布局,其初心是什么?马云对此有如此的描述:“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但是这个物流网建起来可能会影响所有快递公司以后的商业模式……我们希望通过1000、2000亿的投资能够撬动几十万亿中国已经有的基础设施,能够把国家基础设施发挥出效应。让我们高速公路、机场、码头充分利用,承担起本来应该有的责任……为中国物流从占GDP的18%,降到12%,这6个点如果降下来对整个国家经济效益是非常高的”。大家从马云“初心”描述中,正可以看出其心中的格局,这就是为行业、为国家、为社会的格局和境界。正是基于这种全局思维所构建的“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正在实现阿里巴巴所构想的“国内城市24小时必达”、“全球72小时必达”的追求。阿里构成的高效率的数字物流网络正从驱动中国,升级为驱动世界,对全球中小企业贸易和制造业转型,对全球制造业、物流业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彼得·德鲁克说:“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会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阿里巴巴在疫情之下能举全球之力服务中国抗疫之战,正是马云全局性思维空间宏大的必然结果。
总之,企业家在疫情之下,只有树立过程思维,方可认清疫情变化的大规律;只有树立底线思维,方可找到渡过危局的好方法;只有树立责任思维,方可彰显在疫情中的大使命;只有要树立创新思维,方可抓住疫情市场的新需求;只有树立机遇思维,方可看清疫情之后的大机会;只有树立战略思维,方可谋定企业发展的大思路。
(作者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信息学院高培中心原专家委副主任、管理思维研究专家。本文是根据作者在博雅俊商学院公益直播课程《面对疫情,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六大思维》内容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