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规划出台

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到2035年,数字经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据悉,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对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进行了统筹部署。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

《规划》从八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包括: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在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

从细分来看,规划亦给出了精确的数据。IPv6活跃用户数、千兆宽带用户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全国网上零售额、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等七大方面都有重点量化。这其中,千兆宽带用户数要从2020年的640万增至2025年的6000万,增长规模近8.3倍。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增长亦接近两倍。

规划提出,要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

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方面,《规划》提出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鼓励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逐步完善数据定价体系。

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规划》提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例如,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分析认为,数字化赋能实体产业,既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又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助力,增强实体产业效率,推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助于我国制造业等实体产业强化核心竞争力。同时,数字经济和产业融合,将强化我国产业链条,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加强我国数字贸易相关企业对外出口能力。

关于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规划》强调,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

规划提出,全面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这可能利好数字政务板块。

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方面,《规划》提出,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支持建设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打通贯穿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全过程的创新链,重点布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突破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城市大脑、边缘计算、脑机融合等集成技术。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概念在2019年初曾被热炒,这一规划可能再度提振这些概念。

加强超高清电视普及应用,发展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新业态。创新发展“云生活”服务,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8K高清视频等技术的融合,拓展社交、购物、娱乐、展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这些提法与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较为相近。

此外,《规划》聚焦统筹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部署了包括优化升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升数据质量、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试点、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支撑培育服务生态、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社会服务数字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提升多元协同治理能力等11项重点工程,构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各项任务落地推进的重要抓手。

《规划》提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数字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突破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建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本报编辑张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