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四岸朝天门“红岩工地”分外红


“党建红”助推“项目红”

 

四十年辉煌发展,二十八年川渝植根,十余载嘉陵“建证”,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沿嘉陵,筑精品,秉初心,启新程。中建八局始终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地”“两高”的目标要求,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力求在保护朝天门核心区原有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特征,使之成为展示重庆独特魅力的亮丽名片。

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项目,位于重庆市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市2020年一号民生工程,由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主要分为朝天门结构改造和沿江里程2.4千米城市滨江水利与生态带治理。

在重庆市提出的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倡议和背景下,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项目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赋能项目建设加速跑,聚焦“五个红色”,通过打造“红色引擎”、赓续“红色血脉”、汇聚“红色力量”、筑牢“红色基石”、编织“红色纽带”等形式,以“党建红”助推“项目红”,让重庆朝天门项目“红岩工地”分外红,将国企的党建优势转化为项目建设的优势,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打造“红色引擎”,聚焦党性基地

西南分公司项目坚持“四同步”原则,哪里有建设项目,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确保生产经营与党建工作的同频共振,解决党的建设与工地建设“两张皮”问题。

朝天门项目党支部成立于2021年初,设党支部书记1名,有党员7人。项目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汇聚能量,落实“支部建在项目上”,围绕中心任务,完善“1124”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三大提升”行动,落实党建群团“夯基提质”,锻造“建证·军魂匠心 扬帆远航”党建品牌,扎实开展党建工作。

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学习和实践交流平台,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同步创新打造了公司在渝的第一个党性教育基地,将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公司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岩精神等纳入展厅文化氛围营造,让“空白墙”变成“党建墙”,先后接待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约2万余人次。

赓续“红色血脉”,再现历史风貌

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是中建八局的优良传统,中建八局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基建工程兵大队,公司经历了两度兵改工、工改兵的红色历史,始终秉持“令行禁止 使命必达”的铁军作风。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石材样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项目历史风貌,为每一块砖进行数字建模并专门编号。铜门高12.8米,宽7米,单个门扇重约5吨,金色浮雕造型采用“云、城、江”三位一体的理念设计,上部祥云寓意大江之水天上来,中部九行八列门钉,结合水文标高寓意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的巴渝特色,底部水纹雕饰演绎了嘉陵江和长江交汇的壮丽景观,铜门浮雕经数千次高温手工锻打,呈现出特有的自然沧桑与诗意古味。推开铜门,一座高13.2米,宽4.79米,刻有“古渝雄关”四个鎏金大字赫然显现。这座牌匾采用UHPC高性能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牌匾整体重量约10吨,采用一体吊装成型

汇聚“红色力量”,巩固安全屏障

西南分公司项目深化党支部服务功能,将支部大会和工作例会深度融合,围绕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等内容重点跟进管理,共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和困难,切实消除项目质量安全隐患,助力项目高效建造,获得ISA国际安全奖,重庆市三星级智慧工地、重庆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

项目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服务属地发展,开展抗洪清淤、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爱老助残等志愿者服务10余次,获“重庆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定期组织开展协调会,专题研究解决项目周边的影响投诉、疏散游客拥堵等民生问题,着力减少社会舆情,为项目安全发展保驾护航。项目借鉴吊脚楼建筑形式随山就势,悬空20 米,组成“立体式”空中步行街,拓展出墙上的幸福空间。

为保证抗震,项目工程师借鉴中国古建筑榫卯技术,用木材撑起传统“半干栏式”结构,结合现代工艺,形成更大跨度、悬挑更远的吊脚楼群塔,并采用 BIM 技术模拟各类突发结构,保证城墙上吊脚楼建筑安全。未来,重庆市民海内外游客也将在城墙上体验观两岸江景,品重庆火锅的“巴适”生活。

筑牢“红色基石”,实现智能建造

西南分公司项目充分发挥好党性教育基地作用,为党建活动提供良好的载体和场地,通过选树典型、党建联建、主题宣讲营造担当奋进氛围,为项目建设凝心聚力。

运用“智慧工地”平台实现高效管控,实现项目管理从传统到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变,获重庆市BIM+智慧工地技能大赛二等奖。项目精心打造了一套智能照明系统,根据节日需要自动调节光照,与身后来福士、隔江洪崖洞交织成重庆城市核心的绚烂夜景,让这座千年古码头沐浴时代新光。通过夯实科技创新,研发双拱券砌筑方法、城墙耦合施工技术等,获省级工法4项,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1项,立项双优化45项。获全国工法大赛二等奖、重庆市QC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编织“红色纽带”,凝聚履约合力

两江交汇,重庆零公里城市起点。在2020年,作为重庆两江四岸改造提升的“一号”工程,朝天门广场开展提质改造,中建八局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项目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发挥党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通过编织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以及与业主、项目所在地等的“红色纽带”,积极探索壮大基层党组织“朋友圈”模式,开展政企社村“理论共学、活动共办、困难共帮、难题共解”实践,为项目实现完美履约提供扎实的政治保障。经过4年多的建设,项目制定前置任务清单,开展议事会80余次、设计对接会100余次,项目建设贯穿“十四五”,并于2024年、2025年分区域开放。

近年来,西南分公司项目深入践行公司“青·廉”品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抢险救灾等志愿者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彰显央企担当,深化“号岗队手”青字号荣誉创建,精准把控各个环节,荣获各类省市级奖项12项:重庆市青年安全示范岗、重庆市青年文明号、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央在渝企业青年贡献奖、重庆市模范职工小家、渝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红岩工地”示范项目等,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职工当好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预计2025年底,朝天门瓮城区域,180平台朝天门区域、196平台、码头大梯道计划开放。届时,古渝雄关的气象也即将完整向重庆市民与海内外游客呈现。朝天门的山城水韵与文化底蕴也将在“中国建造”的持续雕琢下,与长江一同浩荡奔流入海,成为中国形象最生动的注脚。

(作者聂欢系中建八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杨慧系中建八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党群工作部业务主办)